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的进步。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人不践履道德行为,甚至嗤之以鼻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单向度的维度在整个社会的蔓延,尤其是道德生活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金钱的崇拜、贪图享乐导致“人内心的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向度缺失,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当代大学生作为受高等教育群体,在即将踏入社会之际,作为未来社会的支撑力量,有义务担负起社会道德传播重任。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媒体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验证论文观点,并探究更深层的原因,在原因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改善这种状况的相应措施,改变道德成本的逆向走势倾向,道德践履行为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公民的道德建设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于是在探讨我国社会道德成本的单向度倾向时,对大学生的研究就成为其中一个重点。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从单向度理论在我国的适应性入手,分析道德成本理论与单向度理论两者的关联性,其中重点要把握的是我国目前所处的单向度的状态,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成本的单向度倾向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单向度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大学生自身、校园、社会、媒体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将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培养、学校对学生各方面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视、采取广泛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媒体加强跟踪报道以及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由此达到一个自由、批判的双向度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