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住院不良结局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ingjie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统计学分析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出现住院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临床预测模型。将该模型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及Bova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三者在预测不良预后方面的效能,以期能提出一个综合可靠的短期预后模型,从而早期发现风险,辅助临床医师做出适当的治疗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97例,并依照住院期间是否出现不良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住院不良结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而构建肺血栓栓塞症住院不良结局的临床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价值并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及Bova评分两种2019版ESC指南中所提及的短期预后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OR=1.121,P=0.006)、凝血酶原时间(OR=1.122,P=0.036)、肌钙蛋白T(OR=2.965,P=0.026)、动脉血氧分压(OR=0.973,P=0.007)、B型钠尿肽升高(OR=4.151,P=0.002)以及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功能不全(OR=3.229,P=0.009)是肺血栓栓塞症住院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以上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P=ex/(1+ex),x=-1.512+(0.114×D-D)+(0.115×PT)+(1.087×c TNT)+(1.423×NT-pro BNP)+(1.172×右心功能不全)-(0.027×Pa O2)。其中e为自然对数,D-二聚体单位为mg/L,凝血酶原时间单位为sec,肌钙蛋白T单位为μg/L,动脉血氧分压单位为mm Hg,NT-pro BNP升高赋值为1,反之为0,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功能不全赋值为1,反之为0。本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度良好(P=0.612>0.05)。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本模型曲线下面积AUC=0.882,截断值为0.498,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41%、85%、81.7%、83.9%,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及Bova评分综合比较,本研究所建立的的模型预测效能更好。结论:1.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肌钙蛋白T、低氧血症、B型脑钠肽升高以及超声心动图提示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是肺栓塞患者出现住院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建立了临床预测模型:P=ex/(1+ex),x=-1.512+(0.114×D-D)+(0.115×PT)+(1.087×c TNT)+(1.423×NT-pro BNP)+(1.172×右心功能不全)-(0.027×Pa O2)。其中e为自然对数,D-二聚体单位为mg/L,凝血酶原时间单位为sec,肌钙蛋白T单位为μg/L,动脉血氧分压单位为mm Hg,NT-pro BNP升高赋值为1,反之为0,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功能不全赋值为1,反之为0。并以0.498作为最佳临界值。经过验证及对比分析,该临床预测模型对肺栓塞患者住院不良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师发现早期风险,采取相应的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黑色素瘤相关抗原蛋白PRAME参与细胞生长、细胞免疫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多种生命活动。PRAME蛋白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广泛表达,与乳腺癌、黑色素瘤以及白血病等多种疾病进程密切相关。尽管目前对于PRAME蛋白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对于PRAME蛋白表达调控的机制却还尚未可知。本课题首次发现细胞内PRAME蛋白发生多聚泛素化修饰。本文将研究PRAME蛋白在细胞内的降解途径以及找到调控PRAME
氧化应激已经被众多研究证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正常生理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内的ATP(三磷酸腺苷)水平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中,但氧化应激可显著抑制ATP的合成,引发一系列细胞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本研究发现,H2O2(过氧化氢)可使星形胶质细胞内的谷氨酸水平降低,而外源给予谷氨酸可以显著增强星形胶质细胞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的生存,但在氧化应激之后的恢复期谷氨酸的作用显著不如丙酮酸。线粒体外葡萄糖的糖
目的:构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远程创新表达认知干预方案;评价远程创新表达认知干预方案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情绪状态的干预效果;探索远程创新表达认知干预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创新表达认知干预方案的应用和反馈,构建远程创新表达认知干预方案初稿,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并修订,选取8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预实验,形成方案修订稿;选取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某社区卫
目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是当前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普遍的耐药性和传播迅速的特点也是临床治疗的一大挑战。替加环素与多粘菌素B是治疗CRKP的主要手段,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发现耐药性的增高。异质性耐药是一类特殊表型,由于在临床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检测,异质性耐药成为了当前引起抗生素临床治
目的:探索临床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与人β淀粉样蛋白1-42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129例同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m,CAG)和人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β1-42,Aβ1-42)抽血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查看CAG图像的结果,对这129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目的:本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01.01-2019.07.31入住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电话联系获取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一般资料、生活资料、入院资料等。所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入选患者在出院后随访1年,了解患者出院后因再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入院情况。根据患者出院后1年内有无因慢阻肺急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引起的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COVID-19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期对重症COVID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而产生的以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的疼痛、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畸形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PMOP直接导致了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生活质量的下降。不仅经常被漏诊,而且常常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近年来对于PMOP的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文以近几年的文献为基础,阐述了PMOP的3大发病机
背景:近年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发病率、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对IPA的快速与精确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真菌培养、(1,3)-β-D葡聚糖((1,3)-β-D glucan,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
目的:评估成人脓胸的临床特点、病原谱分布以及治疗效果,着重分析脓胸患者中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G+)与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的临床表现差异,分析肺炎并发脓胸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早期诊断与有效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诊断明确及资料完整的194例脓胸患者。结合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