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作者英文摘要的语篇衔接对比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科技文献的国际发表与收录情况成为衡量其科研水平的重要参考。高水平的英文摘要不仅有助于传播学术信息,也有助于提高文章被国际检索工具收录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受非母语写作水平的限制,缺乏对英文摘要文体特点的了解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英文摘要写作受到影响,有时会失去国际学术交流的良机。  为了深入了解国内外英文摘要写作水平的差异,发现中国作者撰写的英文摘要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科技论文中英语摘要写作的要求为指导,从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办的期刊《地球科学和遥感》中选取了30篇英语母语作者写的英文摘要,和从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刊物《电子学报》中选取了30篇中文作者的英文摘要进行了对比研究。作者对所选的60篇英语摘要,进行了非结构衔接对比(即照应、连接,和词汇衔接)和结构衔接对比(即主位推进模式)。在两种对比中,作者均采用了统计分析法和例证分析法。  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语料库的摘要既有相同的篇章衔接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1)英语本族语学者撰写的学术摘要里大量使用人称照应,尤其是“我们”,这在中国学者撰写的摘要中少见;(2)尽管指示照应在英汉科技论文摘要的出现频率相近,但其在两种摘要中的衔接功能不同;(3)由于英语是形合语言,在科技论文摘要中,本族语学者使用的连接手段更加频繁;(4)在词汇衔接方面,两种摘要中词汇衔接的大多数词汇都是英语科技论文标题中的词汇;(5)两种摘要在结构衔接,即主位推进构成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Keenan&Comrie提出的“名词短语可及性层级”这一理论,研究了中国初中学生非限定性关系从句的习得顺序及教学对习得的影响。围绕中国学生的习得顺序是否与可及性层级
海明威,一位风靡世界文坛的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无数读者的青睐,作为代表作之一的《老人与海》更是聚集了国内外所有学者,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斯佳丽》,并对续集文学创作及解读进行了探讨。文章以美国文学名著《飘》的续集《斯佳丽》(亚历山德拉·里普利)为例,结合语用学中Sperber&Wilson的“关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当代英国文坛多产的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先后获得过布莱克纪念奖、爱·摩·福斯特奖等多项文学大奖,1980年还被授予皇家CB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猩红热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性较强。近年来辽宁省的发病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了解其在大连市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我们
本雅明的文学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己经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注意力.作者的论文以本雅明最有影响力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
本研究立足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和相关语料,从认知语法角度研究了有定性。  学界对“吃食堂”类结构的生成机制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诸如“吃前门的全聚德”、“吃勺园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