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及p-p38MAPK蛋白的影响,在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基础上讨论隔药饼灸对CB大鼠免疫调节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制作CB大鼠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隔纸垫灸组。在治疗前后分两次取材,以隔药饼灸为被试因素,检测大鼠BALF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肺组织中ICAM-1的mRNA、蛋白含量及p-p38MAPK蛋白的含量,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治疗前各组间以及治疗后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能降低大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隔药饼灸较隔纸垫灸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均能降低大鼠肺组织ICAM-1mRNA和蛋白的含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隔药饼灸较隔纸垫灸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均能降低大鼠肺组织p-p38MAPK蛋白的含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隔药饼灸较隔纸垫灸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支大鼠病理组织切片镜下观察: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局部上皮细胞脱落缺损,纤毛稀疏甚至局部完全脱落,管腔内有较多炎性分泌物,粘膜下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经治疗后,隔药饼灸组:气管粘膜结构基本完整、未见上皮细胞脱落,管壁有轻度充血水肿,纤毛分布正常、但密度和长度均较空白组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纸垫灸组:气管粘膜结构界限模糊,管壁有轻度充血水肿,纤毛较稀疏,分布不甚均匀,但较模型组长度和密度稍高,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1)隔药饼灸能降低大鼠气道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其对气道的损伤;(2)隔药饼灸可抑制内皮细胞过度分泌ICAM-1,防止中性粒细胞的聚集,从而调节炎症反应;(3)隔药饼灸可能是通过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实现对于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调节,从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对于慢支模型大鼠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隔药饼灸疗效较隔纸垫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