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库区移民残疾人生活质量评价及改善措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lsea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重庆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最新通报推算,我市约有库区移民残疾人6万人。他们“舍小家、为国家”,为三峡工程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移民搬迁破坏了他们已经适应的人居生态,生理、心理上的缺陷使其很难重新适应移民后的陌生环境;他们身处三峡库区这一备受世界瞩目的重要区域,其生活质量问题关系到数万移民家庭的生活,关系到库区的社会稳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因此,提高库区移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是确保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重庆库区移民残疾人生活质量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库区移民残疾人生活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别对主、客观生活质量做单独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观生活质量与客观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将主、客观相结合对移民残疾人生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研究发现:第一,库区移民残疾人客观生活质量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收入处于较低水平;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就业形势严峻、经营环境恶化;享有社会保障情况较为乐观。第二,库区移民残疾人主观生活质量的主要特点是: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均处于一般偏低水平;生活满意度较移民前有所提高;不同年龄段、不同居住地移民残疾人的主观生活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第三,综合分析表明:库区移民残疾人的主、客观生活质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情感支持是影响移民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两大因素。库区移民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收入整体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形式单一、缺乏长效机制;主观生活质量整体偏低、精神压力较大;群体差异阻碍和谐社会构建。本研究认为,改善库区移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应该以中青年移民残疾人为突破口,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情感支持的加深为两大着眼点,从加强领导与管理、改善客观生活环境、做好基本生活保障、促进产业发展与培训开发、建设生活质量扶助系统五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
其他文献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是面向21世纪我国大学发展战略规划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在今后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
坐式排球是一项在世界上较为普及的残疾人排球运动,深受残疾运动员的喜爱,随着我国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重视提高,坐式排球运动也越来越受重视,1994年,在北京举行第六届远东及
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社团和人格培育的逻辑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阐述了学生社团对人格培育作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为学校重视社团工作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并从社团机构及成
在知识经济时代,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民族的软实力,已演变为世界潮流,成为世界各国新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取得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一举打破了过去以高度统一为特征的、充满确定性的课程环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角色、课程管理等的变动性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