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高剂量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及无复流现象的情况和对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他汀对冠脉血流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三大外文数据库,搜索时间到2018年1月为止的所有有关评价PCI术前高剂量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术后冠脉血流灌注无复流现象和MACE发生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主要研究结果为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TIMI血流分级<3)和MACE发生人数,经过筛选后,提取文献的基础信息,同时对纳入的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进行文献的风险偏倚评价,异质性采用I~2统计,计数资料合并效应量为OR,固定效应模型采用M-H法。采用RevMan5.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对研究的每一结果进行GRADE质量评估。另外使用使用Stata12.0软件作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Egger’s回归检验。同时,根据他汀种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他汀基础治疗史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纳入15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发表年限为2009年到2016年,共包括4240例冠心病患者,每篇研究均对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其中高剂量他汀治疗组共有2120例,对照组同样有2120例。2、纳入的全部临床试验均有使用高剂量他汀PCI术前干预治疗,并提及术后无复流的发生或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示,高剂量他汀治疗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小于3级的有90例,占该组总人数约4.2%,而在对照组中术后TIMI血流分级小于3级的有143例,占该组总人数约6.7%。经过统计分析,PCI术前高剂量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发生减少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OR=0.61,95%CI:0.46 to 0.80,P=0.0005)。3、有7篇临床试验提及术后1月至1年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左心室功能损伤)发生人数,共1986例。高剂量他汀治疗组中MACE的发生例数为79例,发生率约为7.9%,对照组中发生例数为140例,发生率为14.1%。经分析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他汀治疗组更有效减少术后MACE的发生(OR=0.53,95%CI:0.39 to 0.71,P<0.0001)。4、根据他汀种类进行亚组分析,7篇临床试验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分析提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明显减少(OR 0.6,95%CI:0.39 to 0.94,P=0.03,I2=35%)。有6篇临床试验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虽能减少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OR 0.64,95%CI:0.43 to 1.04,P=0.07,I2=0%)。5、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亚组分析,有9篇临床试验纳入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结果分析提示,术前高剂量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改善术后血流灌注,无复流现象明显减少(OR 0.60,95%CI:0.43 to 0.84,P=0.003,I2=1%)。另外,在合并5篇临床试验的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中,术前高剂量他汀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OR 0.67,95%CI:0.38 to 1.17,P=0.16,I2=0%)。6、根据他汀基础治疗史进行亚组分析,其中11篇临床试验中患者均未曾使用他汀治疗,3篇临床试验中患者有长期使用他听治疗的基础。在长期使用他汀治疗的亚组中,高剂量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0.85,95%CI:0.45 to 1.62,P=0.62,I2=0%)。在未曾使用他汀亚组中,高剂量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术后TIMI血流分级,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58,95%CI:0.40 to 0.83,P=0.003,I2=0%)。结论⑴PCI术前高剂量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对心肌灌注起重要的改善作用;尤其在ACS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和无他汀基础治疗的患者中起效明显。⑵PCI术前高剂量他汀治疗可减少术后MACE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