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尿毒症是终末期肾脏病指各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丧失,代谢废物无法排除体外,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随着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渐改善,以及透析技术的进步,尿毒症透析患者群体基数增多,生存质量有提高,生存时间也逐渐延长。尿毒症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概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增高,是正常人群的3~10倍,且预后更差。脑出血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分析维持性透析合并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及时进行干预,对于优化维持性透析合并ICH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维持性透析患者致死致残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影响尿毒症行维持性透析并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尿毒症行维持性透析并ICH患者54例均给予透析及降颅压、控制血压、止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并随访6个月评定Rankin评分,根据Rankin评分、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Rankin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Rankin评分3-6分及住院和或出院30 d内死亡)。比较组间各项临床资料,并分析尿毒症行维持性透析并IC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根据危险因素权重构建风险模型。结果(1)维持性透析并ICH患者的统计结果发现入院时年龄、糖尿病比率、空腹血糖、脑出血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平均动脉压控制情况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其他因素(组间性别比例、心血管疾病比率、脑出血破入脑室比率、脑出血部位、透析方式、透析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平均动脉压、脑出血量、血清白蛋白是影响维持性透析并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回归方程:P预测=-29.923-0.202X1+0.050X2+0.278X3-0.106X4,X1:年龄、X2:平均动脉压、X3:脑出血量、X4:血清白蛋白。(3)ROC曲线的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816,截断值为0.764,敏感性为87.3%,特异性98.7%,曲线下面积为0.952。该模型拟合效度好,预测价值高。结论1、入院时年龄、糖尿病比率、空腹血糖、脑出血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平均动脉压控制情况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2、年龄、平均动脉压、脑出血量、血清白蛋白是影响维持性透析并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评估效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