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斜肌减弱术对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上斜肌麻痹继发性下斜肌亢进、原发性下斜肌亢进、与下斜肌亢进有关的V型外斜视及双下转肌麻痹等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常用术式。手术目的主要是减弱下斜肌的作用,消除或减轻原在位垂直斜视、并使各方向眼球运动-致,以保持或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消除异常头位并改善患者外观。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常合并原发性或继发性下斜肌亢进,在手术矫正共同性外斜视的同时需联合行下斜肌减弱术。下斜肌的主要作用是使眼球外旋,次要作用是上转和外转。由于下斜肌减弱术使其外转作用减弱,可能会引起水平斜视度的变化。因此,下斜肌减弱术是否会对水平斜视度有影响一直是眼科医生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下斜肌减弱术对水平斜视度无影响或影响较小,可按以原在位的水平斜视度设计手术量。但也有少数学者的研究表明下斜肌减弱术能引起眼球水平方向内转5-10PD。Costonbader和kertesz的资料提示下斜肌后徙于与外直肌后徙联合手术时,前者降低后者的效果。Vcikko Tonamila认为下斜肌减弱术对原水平斜视度较小的患者有显著影响。Pineles研究认为共同性斜视与合并AV征的水平斜视在手术设计上应有些区别,对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建议早期过矫5°,而对于合并AV征的水平斜视则应避免过矫。[目的]比较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联合下斜肌减弱术与单纯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住院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连续性病例,纳入标准为:(1)水平斜视度为15~255PD;(2)年龄范围3~15岁;(3)无屈光参差;(4)无复视;(5)两眼均无弱视;(6)既往无斜视手术史;(7)所有患儿的斜视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8)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均根据术前斜视度按照统一手术量标准设计;(9)手术随访时间≥6个月。共179例患儿,男105例,女7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视力、屈光状态及眼球运动检查,并常规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完全矫正患儿屈光不正后应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患者注视6M调节视标原在位位、面向左转25°和面向右转25°的斜视度,及注视33cm调节视标原在位的斜视度。根据有无斜肌功能异常,选择是否行下斜肌减弱术。将所有病例根据是否行下斜肌减弱术分为外斜视矫正术联合下斜肌减弱术(A组)和单纯外斜视矫正术(B组)两组,A组48例,B组131例。分别比较两组术后近期(1~3天)随访及远期(≥6月)随访时看远(6m)及看近(1/3m)的水平斜视度,并比较术后正位率、过矫率及欠矫率。疗效评价标准以眼位0~+8PD为正位。[结果]A、B两组术后近期随访正位率分别为72.9%和72.5%(χ2=0.03,P=0.958)过矫率分别为22.9%和21.4%(χ2=0.049,P=0.825);欠矫率分别为4.2%和16.1%(χ2=0.018,P=0.894)。术后远期随访正位率分别为62.4%和69.4%(χ2=0.778,P=0.378);过矫率分别为6.3%和4.6%(χ2=0.004,P=0.947);欠矫率分别为31.3%和26.0%(χ2=0.496,P=0.481)。A、B两组术后近期及远期随访正位率、过矫率、欠矫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中,按照同一手术定量标准,联合行下斜肌后徙术对水平斜视度无明显影响;联合或不联合下斜肌后徙术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相同。在设计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时,不应考虑下斜肌减弱术对水平斜视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自1977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的三个阶段的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一次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伴随"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推进,基础建设施工企业在境外开展的业务量也不断增加。但走出去企业境外施工获取市场和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风险。由于施工工程所在国的会计法规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微课作为新型教学辅助形式应时而生。微课以短小精悍、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外有关微
玛丽安娜·莫尔,以白描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意趣盎然的世界。她的诗是纯客观的,她的诗文是喻寓的,在静默中她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真理:在事物的本然状态去洞见世界的意义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
<正>"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上的痴痴追梦者,笔者于2009年和任荔校长共同承担了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针对"要是"这一假设连词的产生进行了探究,发现"要"与"是"在最初使用时"要"表假设,"是"则为判断动词,二者独立使用。随后"是"发展为焦点标记,进而成为词内成分与"要"结合构成
以较详实的资料展示了从本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对豆科黄芪属一些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情况,初步探明了中药黄芪的一些有效成分,以期为从事黄芪研究的同志提供一些原始资料,也
采用7-氨基-2,4-二甲基-1,8-萘啶作为前体化合物与乙酸酐进行高温酰化反应,设计、合成并表征1,8-萘啶并吡咯型化合物.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重点研究产物在不同极性
<正>我校中心课题组承担了省级课题"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实验。实验前期,在教材数的运算内容梳理分析、学生运算能力测试及教师问卷调查中,发现乘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