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看英汉常规隐喻及体喻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隐喻在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对隐喻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欧洲和美国乃至中国都掀起了一阵“隐喻”热。 对隐喻产生的原因,工作机制和本质特征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学派,传统语言学学派,语用学派和交互学派虽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现象的理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却未能充分而深刻的揭示出隐喻究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它首先提供我们理解、观察世界的途径,其次能使人类的经验概念化。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和基本的方式,它是从一个较为具体的概念领域到另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领域的映射,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 Lakoff等人把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化隐喻三种概念隐喻成为“常规隐喻”或“死喻”,因为这些隐喻表达由于人们反复长期使用已固化在语言中,而不易察觉其隐喻性了。非常规隐喻与常规隐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的认知机制是相同的。所以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常规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这也就是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对常规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原因。 由于我国目前对常规隐喻的研究的成果不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限于英语,这就使研究缺乏了普遍性的基础。有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英汉常规隐喻的对比研究,对前人提出的一些有关常规隐喻的论断进行跨语言和跨文化的验证。由于常规隐喻数量巨大,笔者仅集中研究其中最基本的子集,“人体器官与部位”隐喻。鉴于心智的体验性以及思维的隐喻性,语言中存在大量使用“人体器官与部位”词语的常规隐喻,笔者使用HBCM一词来指称这一类词,并从文化、语法特征等角度对英汉语中HBCM的异同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由于人类分享共同的身体体验,两种语言的HBCM之间存在大量的相似之处;但又由于受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汉体喻又各具民族特征,从而为下列假说提供佐证:人们通过具体的身体经验的隐喻性来理解和认识世界,表达抽象的思维、情感、态度,不同的语言系统可以系统的反映相似的认知过程。
其他文献
在翻译过程所涉及的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人”中,谁是翻译主体呢?长久以来,这一直是中国和西方翻译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并引起了很多学者、翻译理论家和评论家的关注。
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着文化服务出口竞争力较弱、国际营销观念缺乏、人才匮乏、"去中国化"影响、国际文化战略竞争的制度性挑战等现实困境。为此,本文提出通
建国以来,反腐问题一直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最初的群众运动反腐到将反腐倡廉纳入法制轨道,然后到建设科学严密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再到网络反腐这种新兴形式的异军突起,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中医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从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看,中小型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需要加强企业文化
翻译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操不同语言的民族进行信息交换和思想感情交流的媒介,直接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语言的发展。通过翻译,人们把某种语言所表达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普通高中”的崛起,特
"学校故事学"是探究学校校园内外的故事之价值与其应用的一套理论体系。学校校园内外充满故事,这些校园内部与外部的故事组合成学校的整体面貌与形象。透过校园故事的流传,社
本文以学习投入为指标,西南大学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从学习态度、自我要求、学习收益、学习专注、学习计划等五个方面探析免费师范生恋爱对学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截至目前造林最多、面积最广、投资最大、效果最显著的重大生态工程,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我们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也不可估计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