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12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明确提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2014年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又针对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强调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及方式。这不仅成为保持农村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任务,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的程度存在密切的关系。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县域金融服务支持,但目前县域金融服务主体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的问题表现较突出。本文以金融抑制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为基础,立足我国县域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以广东省徐闻县为视角,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该县农村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程度、面临的困境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徐闻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滞后,农业所占比重比较大、经济外向度低等因素是造成县域财政困难、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的内因;外因则是县域经济的弱势地位,致使生产要素大量外流,以及国家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体制对县域经济支持不足。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访谈、调查问卷、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到相关资料,先从宏观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及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历程进行概述,分析我国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的特点,再以徐闻县为视角,结合笔者在该县多年基层金融工作的经历,从微观层面探讨该县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对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最后分别从多层面提出该县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的建议。本文为徐闻县农村金融进一步提高支持农村经济建没的能力,进一步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更好地走出一条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之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