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大约4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此引起,易感人群为老人和婴幼儿,且近年来耐药菌株也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肺炎支原体培养产量低,给其研究带来了困难。目前尚未研发成功MP疫苗。疫苗研发工艺中,抗原的定量是疫苗研发瓶颈技术,同时,肺炎支原体的检测也依赖高质量的抗体。[目 的]获得特异性和高效性的抗MP单克隆抗体,为疫苗抗原定量和快速检测提供有力工具。[方 法]1、肺炎支原体培养方法的优化及其抗原纯化:将MP在体外大量培养,通过对培养基、培养条件、离心等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纯度和蛋白量高的MP菌体。保存于-80℃冰箱备用。2、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株的筛选:将纯化后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得到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对培养上清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有限稀释,挑选单一、可以分泌高效性抗体的细胞株冻存。3、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其鉴定:筛选出可以分泌特异性好、OD值高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小鼠腹水培养。采用亲和层系纯化抗体;用SDS-PAGE电泳检测其纯度、BCA法测定其抗体浓度、与其他种支原体进行交叉反应检测其特异性、效价、抗体亚型、生长抑制试验(GI)和代谢抑制试验(MI)检测其对抗原的抑制程度,挑选出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4、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中的运用:采用兔抗MP多克隆抗体包被ELISA板,封闭后分别添加裂解和未裂解MP抗原,洗板后加入纯化的MP单抗,再添加羊抗鼠酶标抗体。采用棋盘试验优选出最佳抗体、酶标抗体稀释度,并进行交叉反应检测,并通过调整降低交叉反应,最后建立完善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结 果]采用自制马血清大量培养MP,MP形态菌落未发生变化且产量较高。在离心力条件优化中发现,当采用3000 rpm和25000 rpm差速离心时,可获得杂质含量较低纯度较高的MP菌体。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将抗原免疫三次后获得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过有限稀释多次筛选,共获得42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经交叉反应得到9株无交叉反应的细胞株,抗体亚型为14B1、18F1、17A1为IgG2b,38A5、5B7 为 IgG1,14H1、14A5、14A1、18A2 为 IgG2a。抗体轻链均为 k 型。经过纯化,抗体纯度达标。经过效价检测以及生长代谢抑制试验选出4株效价较高的单克隆抗体。在双抗体夹心ELISA体系建立中,发现裂解后抗原抗体能够更好的结合。通过更换抗体、酶标稀释液,使交叉反应降低,在“S”型曲线中直线范围的R2可以达到0.98,可以运用于抗原定量。[结 论]1、优化肺炎支原体大量培养技术,可以降低成本获得大量MP;采用差速离心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MP抗原。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成功筛选出9株高特异性抗体。2、经纯化鉴定,9株杂交瘤细胞均鉴定核实,且其中4株具有较高效价。3、利用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体系后,可以检测稀释128倍后的抗原含量。
其他文献
荒漠化是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在研究沙漠治理时,固沙是前提,因此固沙成为了治沙的重中之重。采用机械设备固沙治沙成了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针对智能化、多
高光谱遥感作为一种新型遥感探测技术在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城市规划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传统多光谱遥感影像相比,高光谱遥感影像能同时获取被观测区域丰富的光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裂缝与溶蚀孔洞是该类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油藏温度最高120℃,地层水矿化度最高22×104 mg/L。该类油藏采用天然能量衰竭方式开发、注水开发后,
本研究采用甲砜霉素、氟尼辛葡甲胺,选择一定配比,对试验处方的进行筛选及优化,研制出复方甲砜霉素注射液。并对质量控制、药效学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为复方甲砜霉素注射
高得率竹浆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发展高得率竹浆也是解决造纸原料短缺的重要途径。但竹子化机浆漂白性能和白度稳定性差,严重限制高得率竹浆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竹子非木素组分中的金属元素、脂类、淀粉和蛋白质在SCMP制浆漂白过程中变化及其对返黄的影响,为提高高得率竹浆白度及白度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研究非木素组分在SCMP制浆漂白过程的含量及分布,发现金属离子、脂类、淀粉以及蛋白在SC
背景及目的: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替代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腹膜组织长时间(16-24h/天),大剂量(8-10L/天)地接触生物相容性不佳的腹透液,透析液在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具有热转化效率高、环保安全、便于控制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各方面。电磁炉是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具体应用,它的推广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善了我们日常烹饪的能源利用。当前电磁炉能效普遍在88%左右,如何进一步提升能效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磁条是电磁炉必不可少的部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磁炉的能效及安全性、稳定性,其主要材料是锰锌铁氧体。本文主要研究通过稀土添加改善锰锌铁
含纳米颗粒石蜡是通过添加纳米级颗粒优化石蜡的光学特性和热物性的新型工程材料,在改善石蜡玻璃维护结构的吸光性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两步法将纳米颗粒分散于石蜡中,制备石蜡纳米流体,并以其为研究对象,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其透射光谱,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因素,并基于光谱特性反演模型获得石蜡光学物性参数。考虑石蜡内部颗粒吸收、散射情况,建立光学模型分析石蜡纳米流体的光学特性机理,最后以石
Y连锁DEAD解旋酶因子(DEAD-box helicase 3 Y-linked,DDX3Y),属于ATP依赖性RNA解螺旋酶,参与RNA代谢、核糖体合成、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调控等过程。DDX3Y位于Y染色体上,属于
在对一些实际环境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时,样品的前处理在整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检测样品前,建立快速、简便、高效、环境友好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己成为目前所有分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