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变中心九区图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配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及控制的实时性要求的增加,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已成为保证电压质量、无功平衡,提高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因此,采用何种灵活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变电站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和并联补偿电容器进行调整,以适应供电电压和实时负荷的变化,实现无功就地平衡、提高电压合格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有功损耗是当前电力工作者及运行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  针对变电站电压无功调节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控制问题,本文引入了模糊逻辑控制理论,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方法得出控制结果,从而对变电站电压无功调节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针对变电站传统九区图控制策略,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模糊控制理论的变中心九区图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考虑传统九区图控制缺陷的基础上,对传统九区图进一步细化。在电压无功联系较弱的区域采用解耦控制方式,即单独控制电容器或变压器;在电压无功联系较强的区域,采用综合控制方式。这样,就可以比较明确地分配各设备的动作权限和动作时间。并引进延时概念,使设备的动作次数更加合理。该方法将结合变电站实时调节迅速、反应灵活的特点,对供电电压及实时负荷的变化做出有针对性的反应,有效地减少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消除投切振荡现象,并减少电压的波动,提高电能质量。  最后以佳木斯电网同江变电站为例,进行本文控制策略的应用分析,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协调无功与电压的综合控制,且达到对变电站实时控制的基本目标,对于变电站实时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近代生物学高等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国立清华大学生物学系的档案材料及其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以学术研究和教育为两条
张家口一带的太阳能资源丰富,近年来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将会大量接入电网。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光伏发展历史,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达到新高,发展趋势强劲。然后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理,建立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得到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呈现强烈的非线性特征,且最大功率值波动的结论。对常见最大功率输出的跟踪方法进行了探究,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和最大功率控制策略会对被接入的配电网络形成负面效
电力负荷预测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提高负荷预测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算法的负荷预测模型,利用全局搜索能力强的模拟退火算法代替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采用的局部梯度下降法修正网络权值,从而有效地避免神经网络容易限入局部极小的缺陷,使网络训练结束后的网络权值是最优的权值,使输出更好地逼近实际值。本文研究以内蒙古电网运行的实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说明,阐明了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投资项目和地质调查项目评价的发展历史,既可对比较成熟的投资项目评价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现提出如下意见.
期刊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期刊
柔性负荷已越来越成为新能源消纳和电网调节的重要手段,成为“源-网-荷”协调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但由于输电瓶颈和负荷消纳问题弃风弃光问题严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深入研究柔性负荷、新能源及常规电源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源-网-荷”整体趋优的最优潮流模型并提出线性规划算法,主要工作内容有:(1)研究柔性负荷可调节和可中断特性,根据可调节/中断容量、时间
这次全省制造业大会召开的时机特殊、节点关键,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的特殊时刻,在“两个高水平” 建设交汇转换的关键节点,召开全省制造业大
期刊
电力市场的出现给电力系统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无功功率市场的交易模式以及无功功率的定价方法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构建一个既可体现无功功率
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实践,探讨了高校走产学研联合的战略意义.第二章,从理论上探讨了高校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产学研联合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