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业害虫之-。国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北部地区。国外主要分布在蒙古。可为害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十字花科植物,农作物中受害严重的有小麦、大麦、谷子等。本文以宽翅曲背蝗为研究对象,采用录音设备和频谱分析软件对宽翅曲背蝗的鸣叫声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对鸣声特征与其形态特征、免疫黑化能力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宽翅曲背蝗的鸣声特征利用cool edit2000软件分析了宽翅曲背蝗雄性的召唤声、争斗声和求偶声。利用MATLAB7.0做出鸣声的时域图和频谱图,结果发现召唤声的主能峰频率为8443.5±140Hz,频率范围2-20kHz,鸣叫时间约为0.33±0.05s;争斗声的主能峰频率为7355.6±125.8Hz,频率范围2-20kHz,鸣叫时间约为0.66±0.04s;求偶声的主能峰频率为5986.3±92.98Hz,频率范围2-20kHz,鸣声时间约为1.22士0.16s。2宽翅曲背蝗雄性求偶声与形态特征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蝗虫求偶声与其形态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的前胸背板宽与求偶声的振幅F(1,18)=14.678,P=0.001,P<0.05相关性显著。股长与求偶声的振幅F(1,18)=14.678,P=0.001,P<0.05相关性显著。证明了个体的前胸背板宽与股长与鸣声振幅存在相关性。3宽翅曲背蝗雄性求偶声与免疫能力的关系利用免疫黑化实验研究了宽翅曲背蝗的免疫黑化能力,研究发现个体的免疫黑化能力与鸣叫声的最高脉冲F(1,18)=6.260,P=0.022,P<0.05相关性显著;平均脉冲数F(1,18)=4.456,P=0.049,P<0.05相关性显著;振幅F(2,17)=4.098,P=0.034,P<0.05相关性显著。免疫能力直接关系到鸣声的相关特征,从鸣声上可以判断雄性个体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