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商机——中国重工企业的跨国并购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世界各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如何将企业继续发展下去,做大做强,这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在思索的问题,而在此时机之下兼并重组无疑是很好的出路和选择。是勇敢地走出去去海外兼并技术优势企业,还是谨慎观望?业界争议颇多。我国重工业的产能每年都在不断扩大,在填补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积极向国外市场扩张,探索新的出路,并且谋求技术上的突破和进步。海外并购和重组无疑是目前我国重工企业最佳的选择。本文主要分析研究我国重工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战略目标和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面对的办法。并且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尝试归纳和总结重工企业海外并购的规律和模式。   本文的思路在于,从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和总结海外并购的规律与趋势,从中获得自己的想法与思路。并且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分析了我国重工企业发展历史,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重工企业未来的海外并购提供案例分析数据支持与指导意义。针对具体案例,即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与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的并购案例进行数据分析。本文研究了两个并购主体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年度财务报表,通过对资产情况、净资产回报率、流动性情况、营业毛利润、境内外营业收入情况、营业额、净资产回报率、每股收益等数据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且采用比较普及的对企业并购后结果的绩效评估方法进行了评估。分析总结出结论,以对我国重工企业未来的海外并购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参考了诸多文献、书籍、企业的年度报表、论文等素材,这些在文献回顾中都会提及。本文选择的评估绩效方式为单一财务指标法,即应用选取ROE(净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收益率)与EPS(每股收益)这三个指标用于全面考察并购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重工企业,以技术升级性为基础形态的海外并购是成功和有意义的,但并购行为的积极影响与意义在并购当年与第二年度中较难体现,甚至企业经营状况会出现细微的倒退与下滑。但从长期来看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大部分指标都是好转的。例如现金流、营运能力、营业收入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并购后的震荡整合期长,也有巨大的企业文化、民俗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原因。   基于以上结论,作者认为中国重工企业走出国门的时机成熟,应当放开脚步,借经济危机的浪潮,积极并购国外先进资深的生产企业,从而获得技术上和管理模式上的彻底升级。
其他文献
在我国,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把再融资和现金股利结合在一起,称之为强制性分红政策。上市公司会因为想要获得再融资资格而去发放现金股利,同时,再
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独立的朝阳产业,并为这些国家各类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成熟的咨询服务。在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