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政务也随之应运而生。电子政务是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从而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电子政务是目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中的重大举措和政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电子政务在我国已经发展已超过20年,逐渐从步履蹒跚地的幼童成长为步伐矫健的青年,如:“两网”、“一站”、“四库”、“十八金”体系基本搭建完毕;从中央到地方的内部局域网基本组建完成;各级政府部门都组成了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并建立起了政府服务网站;行政审批事项已部分实现了网上办理等等。但是伴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手段逐渐融入于原有传统政务工作的过程当中,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融合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许多矛盾和断层,造成了一系列电子政务的碎片化现象。电子政务的碎片化造成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升高、降低了政府服务水平、降低了政府运行效能、助长了贪污腐败的发生、降低了政务网络总体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电子政务碎片化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电子政务及传统政务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接下来就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推动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然后对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融合发展中碎片化问题的表现形式、影响和产生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通总结比国外电子政务碎片化先进治理经验,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碎片化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