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氧化铈表面初始氧还原反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2008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由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全世界都在竭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由于新能源技术输出不稳定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高能量密度电池起到关键作用。在目前已存在的所有类型电池中,锂-空气电池(LOBs)由于具有与汽油相当的高理论能量密度,受到了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瓶颈,例如较大的过电势和较差的循环性能。作为锂-空气电池阴极的催化剂,CeO2展现出了对氧还原反应和氧析出反应良好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在放电过程开始阶段。为了获得CeO2表面上初始氧还原反应的微观机理,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eO2(111)表面上的氧吸附、锂吸附和初始氧还原反应(ORR)反应过程。根据CeO2表面晶格氧较易析出的特点,构建了三种不同的CeO2(111)表面(标准化学计量,标记为ST;表面氧空位,标记为SOV;和次表面氧空位,标记为SSOV);研究了氧气和锂原子在这些表面上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ST和SSOV CeO2(111)表面上的氧气吸附是弱吸附,而在SOV CeO2(111)表面,氧气吸附是强吸附;锂原子在所有CeO2(111)表面上都是强吸附,并且会导致表面一个最近或次近的Ce4+被还原为Ce3+,当该Ce3+位于离吸附的锂原子次近的位置(NN)时,吸附作用最强;此外,态密度(DOS)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Ce4+被还原为Ce3+的结论;基于三种表面对氧气和锂原子不同的吸附性能,研究了这些表面上ORR反应可能的路径,以及该路径中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自由能变化和结构参数等。结果表明:由于氧气吸附后填补氧空位、锂吸附和氧化时的高放热,SOV CeO2(111)表面具有最佳初始ORR反应催化性能;在SOV CeO2(111)表面的所有可能产物中,存在一种放热较多且拥有Li2O2(0001)表面相似结构参数的Li3O2分子簇,该Li3O2簇可以为Li2O2晶体生长提供合适的位置。基于以上计算模拟的结果,我们提出了在CeO2阴极表面上最可能的反应路径:放电开始时,很多Li2O2、Li3O2分子簇生长在SOV CeO2(111)表面;由于Li3O2的特殊结构和阴极的导电性质,最终表面氧空位会被Li2O2或Li3O2分子簇填满,Li2O2晶体会开始在这些分子簇的顶部和边缘上生长,直至阴极表面被全部覆盖。这个结论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其他文献
根据最近国内外关于治理甲醛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研究改性ACF协同等离子体去除甲醛的方法。系统研究不同放电方式、波形等因素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得出等离子体
新世纪的到来,使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液化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比重逐渐增加。LNG燃气站作为天然气输配系统的重要工业场所,保障其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以及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两大挑战,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只针对少数重要建筑提出抗倒塌设计建议,然而对于一般房屋的结构还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一些地区在遭受较大地震灾害后,大量建筑结构发生了整体倒
随着安卓平台手机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基于PC机的各类传统应用程序都逐渐将开发重点向安卓平台进行扩展或转移。如今不少传统行业的一直以来以实物或展板图片为主的传统展示
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的出现转变了传统农药高毒性、高残留、对环境不友好的局面。其以鱼尼丁受体为作用靶标,与传统杀虫剂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杜邦公
针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等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削减是构建我国以人体健康、水生态系统安全和水环境目标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
苦荞是一种富含黄酮类物质的药食兼用作物,具有均衡的营养组成和丰富的黄酮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功能,因而苦荞被广泛食用。苦荞
随着石化能源危机的不断突出,很多非牛顿幂律型燃料也被应用于工程实践,例如凝胶推进剂,水煤浆,以及一些替代燃油(太阳花油)等等。在非牛顿流体特征的影响下,其破碎过程表现
针对汽油机火花点火-可控自燃(SI-CAI)在高稀释条件下面临的放热调控能力下降和燃烧循环变动加剧的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缸内注入少量二甲醚(DME)形成微火源引燃汽油混合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