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T型CMS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hua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之一是小麦是异源六倍体自花授粉作物,具有庞大的基因组,加之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遗传多样性较差,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够理想,增产幅度不十分突出;原因之二是生产上应用的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容易恢复难。所以,培育新型恢复系,加强对小麦新型强优势组合的筛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就T型恢复系7269—10恢复基因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克隆育性相关基因,为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3369A、恢复系7269-10及75-3369A/7269-10组合的F2群体和F3群体为材料,连续三年对F2的育性分离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结合F3家系的育性分离情况对恢复基因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7269-10育性恢复的遗传主要受两对显性恢复基因控制,且非等位恢复基因之间存在加性效应。鉴于F2的育性恢复即有质量性状的特征,又有数量性状的特征,并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推测该育性恢复性状还受微效恢复因子的影响。利用杂交、回交和自交育成了关于小麦T型CMS育性恢复基因的拟近等基因系(INIL)和近等基因系(NIL),可用于恢复基因定位及分离等研究。 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3369A和恢复系7269-10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扣除杂交结合BSA法分离育性相关基因。将F2中结实率为0%的10株材料的单核发育期花粉等量混合,提取其总RNA构建不育RNA池;结实率为100%的10株材料的单核发育期的花粉等量混合,提取其总RNA构建可育RNA池。在扣除杂交中不育RNA池和可育RNA池分别做Driver和Tester。扣除杂交共做三次,使扣除更充分。扣除终产物与T-V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扣除文库。通过Reverse Northern鉴定,去除假阳性,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BLAST比较、PCR鉴定及功能分析。 本研究克隆了5个在可育花药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其克隆编号分别是:B4,92,314,398和A34。测序分析结果表明,B4和314所含片段为全长序列,其他3个则仅含有基因的3′端片段。对上述5个基因的BLAST查询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4所含片段与植物的遍在蛋白缀合酶(UBC)基因有很高同源性,而且含有85位Cys保守氨基酸,推断该基因为小麦的UBC基因,命名为TαUBC2,已经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AY95231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14号克隆所含片段为一未知基因,该基因可能定位于线粒体中,与能量供应有关,推测其与育性有密切的关系。该基因命名为TaRF1,已
其他文献
分析了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清运处理量及组成,垃圾收集设施、运输设施和处理设施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市“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的基本原则,提出
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的环境保护,也是当前具有世界性特征的发展主题。环境保护工作是建立在环境监测基础上的,这是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是评价环境现状的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研究苹果渣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间的组合效应,本试验将苹果渣和麦秸混合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按100∶0、80∶20、60∶40、40∶60、20∶80、0∶100六个比例进行组合,每组3个重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课堂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简要阐述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是小麦遗传改良的巨大基因库,如何从中发掘、转移并利用生产急需的抗逆、抗病和高产基因,既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又有长远的理论意义。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P Ge
目的 评价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14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意向性(ITT)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