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的三方互动研究——以宁波和茂名PX事件为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伴随着发展而来的却是无法避免的居民生存环境恶化。转型期社会变革同时带来了公民意识的觉醒,这几年因生活环境诱发的维权抗争此起彼伏,引发的公众游行抗议一再爆发,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由PX项目引发的一系列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2007年PX项目在厦门首次引发市民游行至今,关于PX项目的争议已持续近九年,每次争论,都伴随着一次或大或小的群体事件,九年间,共有过8次较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与PX项目有关,而媒体在一次又一次事件中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作用的辐射越来越广。现在,PX已然成为网络舆论场的火药桶,某地一旦涉及PX,知名度必将随之攀升,尽管当地政府对事件的传播进行了管控,但事件最终还是引发了较大的舆论关注度并掀起了舆情风波。媒体既是政府部门的传声筒,又是事件中公众的沟通平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对事件的危机感知。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探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以政府、媒体、公众为主的主体互动机制。  本文以宁波和茂名PX事件作为切入点,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这一背景下政府、媒体、公众的舆论活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互联网上媒体对两起事件的报道和网民在不同阶段关于事件的微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政府的危机管理过程、媒介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功能以及公众在事件中的不同角色。  在全新的媒介生态下,传统媒体受制于原生形态寻求新的突破,新媒体在膨胀式的发展下既为公众意见表达提供了更自由、开放的平台,同时也让公共事件中的舆论格局上升为更加复杂、多元、多层次的场域,其内部的舆论走向和力量变化越发难以预计和控制,而事件的走向和发展又与舆论的动向紧密相关。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分析两起有代表性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探讨如何在同类事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建立和健全良性的政府、媒体、公众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正常的现代化建设和公民利益的共赢局面。
其他文献
实际结构中的有侧移柱和同层中其它抗侧力构件的变形是相互作用的,其变形性能和独立柱的变形性能是不同的。本文通过三榀高强混凝土有侧移柱的试验,从一个较新的角度,研究了高强
传媒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良好的势头和广阔的前景使之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传媒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大型的国际传媒集团纷纷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