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传统基督教幸福观之“彼岸的幸福”“苦行僧式的坚持”把本应该属于人们现世、现实的幸福割裂开来,剥夺了幸福作为人们此生现实需要的本能,传统社会的基督教幸福观也就变成了“虚幻的幸福”。“虚幻的幸福”即传统基督教幸福观宣扬人们可通过虔诚地信仰获得来世的幸福,这是虚无缥缈的,并不具备世人得以幸福的切实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幸福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工人被剥夺了获得幸福的能力与平等的机会。资本主义幸福观也就变成了“异化幸福”观,它的本质是为资本家谋福利,仅在口头上宣扬人们有平等的机会获取幸福,并没有使得大多数人幸福的保障。在被资本宰制的社会中,工人不可能有平等获得幸福的机会。传统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主要在于没有把现实的人真正作为幸福的承载者、把幸福寄托于遥不可及的彼岸、压榨工人剩余价值、只保证少数资本家的利益等等,导致了人们不可能真正实现幸福。马克思的幸福观能更好地解决好、实现好人们的现实幸福问题,他强调的是社会成员大多数的幸福,其基本特征含有主客观的统一、劳动创造与享受生活的统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融合统一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论文阐释了马克思通过对传统基督教幸福观、资本主义幸福观以及西方传统幸福观两种主要观点的扬弃,让人民享有自由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打破“虚幻的幸福”“异化的幸福”,逐步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在马克思的视野下,其幸福观真正主体是现实的人在“需要”这一前摄条件下,通过劳动的途径实现幸福,马克思幸福观的最终状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的到来。本文对马克思的幸福观从其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与方法论特征作了分析,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为依据,立基于唯物史观,对马克思幸福思想进行较全面的研究。马克思一生都在锲而不舍地探索着人类的发展与幸福,其幸福观不是彼岸的,是此岸的。他的幸福观不是虚幻的,是真实的。马克思认为幸福不应只在口头上被平等地拥有,而理应是为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所真实的拥有。研究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理解人在马克思幸福观中的逻辑主体地位、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在当代的重要地位与价值意义。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为人类真正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思想保障,为新时代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当代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总氮、总磷的贡献率大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稻田地处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栽植耗水量约占农业用水总量的60-70%,所产生的水流失引起邻近水体的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将不容忽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呈现增加和扩大的趋势;相比发达国家,极端降雨事件的发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田生态环境产生更严重的破坏
近年,中国高铁事业正值蓬勃发展,高铁建成和在建规模巨大,高铁路线遍布大江南北,同时高铁运行的最高速度也在继续不断刷新新高。高铁路基作为高铁的轨道基础,是保障高铁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保证路基具有足够强度和应有的稳定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路基长期承受高铁列车动荷载和静荷载影响,同时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在运营一定时间后难免出现各种缺陷,如裂缝和塌陷等。因此,需要对路基进行检测,判断路基的危害程度,及时
近年来,气敏传感器已经在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及安全检测等领域发挥了出色的作用,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半导体气敏传感器之一,氧化锡气敏传感器一直以来都是气敏传感器领域研究的重点。由于氧化锡气敏传感器属于表面电阻控制型气敏元件,通过增大比表面积可有效提高其气敏性能,因此可利用生物模板法制备多孔氧化锡材料以增强其气敏性能。本文主要针对乙醇及正丁醇两种气体,以氧化锡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生物模板法,重点围绕着
传统振荡水柱波浪能发电装置利用透平发电机发电,长时间工作在海边潮湿环境中,装置寿命较短,维修困难,难以满足无线传感网对持久稳定电力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弹性
从1845年惠斯登提出并制作了略具雏形的直线电机至今,直线电机的发展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其中同步直线电机由于具有推力大,可靠性和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业、工业、建筑等各个行业。但受限于磁性材料的发展,直线同步电机的性能很难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迫切需要一种体积小、剩磁大的新型磁体替代传统的次级磁体,来提高气隙磁场强度,以达到提升电机的性能的目的。超导体能够利用其磁化过程中的
2,5-呋喃二甲酸(FDCA)是一种合成生物基高性能聚酯、聚酰胺、环氧树脂的生物基单体,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当前FDCA的合成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文从当前研究最深入、最有希望实现FDCA工业化合成的5-羟甲基糠醛(HMF)路线出发,为避免不稳定中间体HMF的分离提纯问题,从溶剂角度入手,设计了从原料果糖到目标产物FDCA的“一锅两步法”合成体系,即以二甲基亚砜(DM
低碳烯烃的来源除了传统的石油路线,包括石脑油的蒸汽裂解等,还包括甲醇制备低碳烯烃的反应。该反应符合我国多煤、少油、少气的特殊能源结构,对改善我国化工产业的未来格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以ZSM-5分子筛催化的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在工业上会采取回炼(将反应产物循环使用)的方式来提高主产物中乙烯和丙烯的产量。与之对应,学术界通过烃类与甲醇共进料的方式来研究回炼。目前,学者们普遍致力于研究共进料后烃
如今大型开源软件项目如Tomcat、Eclipse和AspectJ等都配置了功能强大的缺陷跟踪系统,该系统能够使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共同协作来修复某一软件缺陷,然而缺陷跟踪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缺陷报告,倘若完全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缺陷报告分派给某个开发者,然后该开发者手动查找相应的源代码文件进行缺陷修复,这一流程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如何能让缺陷报告实现自动分派以及自动定
数域的理想类群是代数数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然而正如素数那样,它并不情愿向人们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目前关于理想类群的研究远远称不上完善,许多著名的猜想悬而未决,例如实二次域的Guass猜想,关于分圆域极大实子域的Vandiver猜想。本文研究二次域理想类群的n阶元的问题,旨在解决日本学者提出的一个猜想的某些情形,即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m(n>1且2(?)n),存在无穷多对虚二次域Q((?)
网络编码被证明能够提升网络的性能,但随着因特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其接入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这导致了网络异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传统的单速率的网络编码难以满足异构网络的多速率要求。而分层网络编码不仅可以通过在信源节点处进行分层操作来满足异构网络中的多速率要求,又能利用网络编码的编解码能力显著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成为近些年关于网络编码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关于异构网络基于分层网络编码的高效传输方案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