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棕榈蓟马(Thrips palmi)是世界上重要的农林植物害虫,每年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花蓟马成虫和棕榈蓟马成虫对不同气味源的行为反应;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提取2种蓟马雄虫挥发物,并利用含有BGB-176SE或CP-chirasil-Dex CB2种不同手性柱的气-质联用仪(GC-MS)对挥发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如下:1.在花蓟马成虫对其自身作气味源的行为选择实验中,花蓟马雌虫被花蓟马雄虫气味源所吸引,但不被花蓟马雌虫气味源所吸引,这说明花蓟马的聚集信息素是由雄虫产生。花蓟马雄虫对花蓟马雄虫气味源有极显著的选择性,说明花蓟马雄虫产生的聚集信息素有聚集两性的作用。2.利用气质联用仪对花蓟马雄虫释放组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花蓟马雄虫释放的挥发物中含有2种雌虫中没有的主要组分。在浸泡花蓟马雄虫的溶剂中也未发现这2种组分。3.利用含有不同手性柱的GC-MS对花蓟马雄虫聚集信息素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花蓟马雄虫可释放的2种聚集信息素组分分别是(R)-lavandulyl acetate和neryl (S)-2-methylbutanoate,其与已报道的西花蓟马(F. occidentalis)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组分相同。但定量分析表明,在花蓟马和西花蓟马雄虫中(R)-lavandulyl acetate和neryl (S)-2-methylbutanoate释放的比例不同。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组分比例的不同在花蓟马和西花蓟马种间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棕榈蓟马雌虫被雄虫气味源所吸引,而雌虫气味源对其无吸引作用,这说明棕榈蓟马的聚集信息素是由雄虫释放的。对棕榈蓟马雄虫释放挥发物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2种主要组分,这两种组分在雌虫中是没有的。而这两种组分与花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并不相同。在浸泡棕榈蓟马雄虫的溶剂中也未发现这2种组分。因此确定这2种组分并不储存在棕榈蓟马体内,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合成并释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