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识系统作为风景区整体环境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尽管越来越受到景区管理者与专业人士的重视,但当前风景区标识系统实践中出现的同质化、功利化倾向日益明显。标识形象与景区环境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本土特征的缺失导致了不同景区中的标识日渐相似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景区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归纳与提炼出具有景区特色的视觉基础元素,并根据这些元素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体现地方特色的标识系统,成为当前景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喀斯特地貌景区在我国的风景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历史丰富。
本文以武隆景区为例,探讨了适合喀斯特地貌景区的标识系统设计方法,也为其他类型的风景区标识设计提供思路参考。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标识系统等相关概念,重点介绍了风景区标识系统的基本分类方法和构成要素。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喀斯特景区中的游客需求与现状标识之间的矛盾,分析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意识落后、缺乏维护。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标识系统展开研究:载体与信息物设计、空间布局规划。前者对构成标识牌的造型、材料、尺度、内容等四项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设计原则,指明标识在彤象上要体现喀斯特文化。后者提出了标识系统空间布局的三项原则和分层次的布局方法。依据上述设计方法与原则,理性地归纳了体现武隆景区地方特色的视觉造型基础元素,并作为母体语言运用到武隆喀斯特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