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特征的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方法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信息的数据量呈现指数级上升,多种传感器、多种数据类型的出现给遥感数据处理和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不同传感器成像机理的差异性,使得多模态遥感影像能够反映地物目标的不同特性和信息,因此对多模态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充分利用各类型遥感数据的互补优势,将有助于影像解译,更好地获取地物信息。在多模态遥感影像融合处理中,影像匹配是一个关键步骤。现有针对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区域的匹配方法和基于特征的匹配方法,其中基于特征的匹配方法又可细分为基于人工设计描述符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区域的影像匹配方法通过同时在参考影像和目标影像上建立模板窗口和搜索窗口,利用构建的对于非线性灰度差异鲁棒的相似性度量对窗口中的统计值进行度量,从而确定匹配点。在基于特征的匹配方法大类中,基于人工设计描述符的方法通过构建特征描述符对影像灰度进行更为抽象的表达,因此对于多模态遥感影像间的非线性灰度差异具有较强鲁棒性;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构建并训练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对多模态遥感影像非线性灰度差异鲁棒的深层语义特征,进而对深层特征利用相似性度量或直接采用相似度学习机制进行匹配。但是由于传感器和遥感平台的差异,在多模态遥感影像间普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灰度差异和几何变形。虽然研究人员已在多模态影像匹配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现有方法在兼顾影像非线性灰度和几何差异方面的性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论文针对基于深度特征的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方法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遥感影像特征匹配问题,针对多模态遥感影像特征匹配中非线性灰度差异和几何变形造成的匹配困难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顾及样本距离的多模态遥感影像特征匹配样本集构建策略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需要大量样本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但在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领域却鲜有符合研究内容需求的公开数据集可供使用。此外,由于影像上邻近地物的相似性容易造成同名点周围邻近点出现误匹配现象,本论文提出一种顾及样本距离的多模态遥感影像特征匹配样本集构建策略,满足本论文中多模态影像匹配方法对于训练数据的需求,克服邻近点对影像匹配的影响。(2)多模态遥感影像深度特征提取多模态遥感影像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灰度差异,严重影响了影像间的匹配效果。本论文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多模态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后,其深度特征之间的非线性灰度差异能够被大幅缓解。因此本论文在Siamese网络架构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双分支共享权重的多模态影像特征匹配网络来提取对非线性灰度差异鲁棒的深层特征,通过构建并训练特征匹配网络,从而进行后续的特征匹配。(3)基于深度特征的影像匹配方法经过深层卷积网络提取的影像深度特征之间已经大幅缓解了非线性灰度差异,但仍存在几何变形,且提取到的特征影像众多,需要进行最优特征筛选。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影像深度特征的匹配方法,首先利用基于Bo F的影像检索方法筛选出最优深度特征图,然后采用对几何变形鲁棒的特征匹配方法对影像进行粗纠正,进而在粗纠正的基础上提取局部特征影像块,输入前述的多模态影像特征匹配网络判别局部影像块的相似性,反算回原始目标影像上,得到最终的匹配点位。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多模态影像间的非线性灰度差异和几何变形,提出了一种同时对非线性灰度差异和对几何变形鲁棒的特征匹配框架,达到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信息化的发展与高新行业的进程,路网交通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自2010年以来,随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车、互联网+交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多源数据的融合使路网交通数据获取的即时化、完备化成为了可能,智能受控路网正在不断成型。面对即时、完备的路网交通信息,路网的拥堵控制性能可以变得更加高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引入宏观基本图(MFD)理论,对交通控制小区划分与拥挤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斜拉桥是以梁、索、塔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形式,各部分受力明确,是最具竞争力的大跨度桥型之一。对于超大跨度斜拉桥,不同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对结构体系的选择是十分敏感的。本文以常泰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基本模型,研究了半飘浮体系、纵向固定体系、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和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等不同塔梁纵向约束方案对斜拉桥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不同斜拉桥结构体
随着轨道交通运输朝着重载、高速的方向发展,车轴作为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服役环境也愈加恶劣。在众多破坏形式中,疲劳是车轴主要破坏形式之一,而其中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可占整个疲劳寿命的80%左右。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道岔、钢轨接头以及轨道不平顺等因素的影响,车轴承受的载荷形式多变,难以归结为某种单一波形或相位。因此,本文以LZ50钢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波形(矩形波、三角波)和相位差(0°、30°、
随着高速列车服役里程的增加,车辆各个零部件的性能逐渐发生退化。抗蛇行减振器作为高速列车走行部的关键零部件,对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型高速列车的抗蛇行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开展抗蛇行减振器在服役期间和服役期后的性能退化及剩余寿命的研究。具体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论文详细地介绍油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并推导了减振器外载荷运动参数与减振器阻尼力的关系以及静态阻尼特
目的: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当今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大概有3.28亿,预计2035年将会达到5.92亿。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和麻醉的几率要大于非糖尿病患者。而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及因市场国际化而引起的激烈竞争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不断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来提升各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跟随世界的发展潮流,我国也开始实施产业升级战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不断发展,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的经济效应也逐渐开始显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从现有文献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力量,已逐渐成为连接城市空间的主要载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划不断完善,网络结构
2021年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以其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秀性能在高速列车中的应用占比越来越高。在高速列车中常常需要与5083P-O铝合金连接组成复合结构再投入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5083P-O铝合金间的电偶效应会加快铝合金腐蚀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即造成有效破坏,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可以提高连接件抗腐蚀性能。本论文对5083P-O铝合金进行不同参数的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利用电化学阻抗试验方法
松散煤是一种结构复杂含水易燃的多孔介质,在对煤炭开采、储藏和运输过程中,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极易发生缓慢氧化,从而引起松散煤内部的温湿度场发生变化,导致煤自燃现象的发生。水分的相变迁移能够改变松散煤的温度场,进而控制松散煤的低温氧化进程,因此研究和掌握松散煤在不同环境状况下的水分迁移变化规律,对降低煤的低温氧化进程、探讨松散煤内部的高温点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