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许多岩溶矿区面临底板奥陶系岩溶高承压水威胁,而煤层底板在采动影响下发生了某种破坏,减少了底板有效隔水层的厚度,改变了底板岩层天然条件下的应力场、介质场和水动力场,加剧了底板带压开采矿井的水害威胁。因此,准确掌握采动对矿井充水条件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水文地质调查、资料收集、室内测试分析、数学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阐述了底板充水条件,预测了底板岩层破坏深度,综合分析了采动对底板充水条件变化的影响,取得了如下一些主要成果:(1)通过X衍射实验、压汞实验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底板岩层介质进行了室内测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底板岩层是由K2灰岩、泥岩以及粉砂岩等一系列含隔水层组成。其中,K2灰岩以微孔隙与超微孔隙为主,泥岩和粉砂岩以超微孔为主。K2灰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是局部径流条件较好的弱富水含水层。2#煤层底板隔水层由坚硬岩层和软弱岩层相间隔组成,有利于抑制底板突水。(2)在典型工作面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把遗传-支持向量回归机(GA-SVR)模型应用于底板破坏深度预测,发现其预测效果比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PSO-SVR)、网格搜索-支持向量回归机(GS-SVR)模型以及经验公式方法好。(3)运用FLAC3D软件对2-112工作面煤层底板破坏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煤层底板接替经历采前应力升高,采后应力降低及逐渐恢复阶段。在底板没有隐伏断裂时,2#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为10m,有效隔水层仍有71m,突水系数0.056Mpa/m,小于参考的临界突水系数,开采无突水危险。(4)采动对充水条件的影响还反映在底板岩层破坏后,增加了许多裂隙通道,在高水压、高应力联合作用下,水流可能从底板涌出,进而改变了矿井原有的地下水系统平衡,逐渐形成新的水动力场,地下水径流条件也相应发生改变,含水层中地下水水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5)运用FLAC3D软件对2-112工作面底板突水进行了仿真模拟,模拟了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过程,结合上述第(1)(3)点,推测在突水点附近存在有隐伏断裂。提出此次突水为高地应力、高水压联合作用下的底板隐伏断裂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