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吉苏地区是塔东重要的油气聚集区之一。近年来,中石油(包括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和大庆油田公司)在塔东地区已部署实施40口探井,取得了一些油气勘探的突破,但至今尚未提交探明油气储量。这一方面反映出塔东地区油气勘探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塔东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地震资料的消化吸收及相关技术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文从精细的构造解释入手,结合构造发育史,详细分析阐述研究区的构造模式。通过对研究区构造特征的分析,归纳总结了研究区的3类一级构造模式和8类二级构造模式。早期挤压模式:包括有叠冲、背冲和对冲3个构造样式;中期隆升剥蚀模式:包括有侵蚀潜山、高角度不整合构造样式;晚期压扭模式:包括有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和正花状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对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内主要的生油气层段为寒武~下奥陶系泥岩,同时具备与上覆地层沟通的通源断裂,具有油气聚集成藏的潜力;研究区储层发育,主要为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的砂岩,其中泥盆系和志留系的孔、渗条件中等,侏罗系孔、渗条件较好,但都是气藏的良好储层;研究区构造圈闭发育,且规模较大,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盖层条件一般,主要是志留系、泥盆系这两套主力层段泥岩不发育,缺乏区域性盖层,这是限制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之一;具有完整背斜形态的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等构造圈闭应是油气勘探的首选,主要是因为在缺乏区域性盖层的条件下,背斜在局部盖层发育的情况下就可以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提供良好的油气聚集场所。最终,提出研究区内的龙口2号和维马2号构造圈闭是有利的油气勘探重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