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苏地区构造模式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吉苏地区是塔东重要的油气聚集区之一。近年来,中石油(包括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和大庆油田公司)在塔东地区已部署实施40口探井,取得了一些油气勘探的突破,但至今尚未提交探明油气储量。这一方面反映出塔东地区油气勘探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塔东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地震资料的消化吸收及相关技术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文从精细的构造解释入手,结合构造发育史,详细分析阐述研究区的构造模式。通过对研究区构造特征的分析,归纳总结了研究区的3类一级构造模式和8类二级构造模式。早期挤压模式:包括有叠冲、背冲和对冲3个构造样式;中期隆升剥蚀模式:包括有侵蚀潜山、高角度不整合构造样式;晚期压扭模式:包括有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和正花状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对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内主要的生油气层段为寒武~下奥陶系泥岩,同时具备与上覆地层沟通的通源断裂,具有油气聚集成藏的潜力;研究区储层发育,主要为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的砂岩,其中泥盆系和志留系的孔、渗条件中等,侏罗系孔、渗条件较好,但都是气藏的良好储层;研究区构造圈闭发育,且规模较大,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盖层条件一般,主要是志留系、泥盆系这两套主力层段泥岩不发育,缺乏区域性盖层,这是限制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之一;具有完整背斜形态的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等构造圈闭应是油气勘探的首选,主要是因为在缺乏区域性盖层的条件下,背斜在局部盖层发育的情况下就可以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提供良好的油气聚集场所。最终,提出研究区内的龙口2号和维马2号构造圈闭是有利的油气勘探重点目标。
其他文献
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一项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向用户提供高电能服务的一项措施。随着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
随着5G商用逐步推进,万物互联的高速通信网络指日可待,数据业务将成为用户的核心需求,数据的深度分析与应用成为运营商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网络设备迅速增加和流量指数型增长,实时活跃用户数量庞大,智能终端应用种类繁多,如何将规模庞大的数据群加以管理、应用和分析是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DPI(深度包监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应用层的协议解析识别技术,能够实现网络监测、流量控制、业务识别、用户行为分析以及防火墙等
摘要:本文分析了Agent应用在地理环境中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Agent在虚拟地理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而分析了Multi-agent的智能主体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ulti-agent的SARS传播模型。  关键词:智能体;Multi-agent;虚拟地理环境;非典型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TP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银行一米线警示系统的布局、特点、工作原理等。当顾客通过一米线时,激光传感器会产生低电平信号传给单片机AT89C52,单片机分析信号并发送信号给语音模块WT588-16,语音模块根据信号的不同发出相应的语音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电路简单、工作稳定、集成度高、调试方便,保护了客户的隐私,具备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一米线警示系统;激光传感器;AT89C52;WT588-16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