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目标的人学视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有人对教育把人不当人、课程把人当成扁平人的严峻现状的考察和批判居多,较少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做深入的分析:至于从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人学层面的反思和批判则更为罕见。人的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人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当今社会的教育、课程、教学等诸多领域已备受关注,人学观照下的重新审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课程一头系牵教育,一头牵系教学:没有课程,教育成为无从实现的瞎指挥;没有课程,教学成为没有方向的乱实践。同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又何尝不是!针对当前语文课程目标研究中人学视野取向的缺失,本研究旨在强调中国语文课程研究中“人学视野”的意义,试图通过对中国语文课程目标人学视野的研究,对目前的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目标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就是在认真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积极引入他山之石,认真分析我国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到2003年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人学视角,并积极探寻人学视野中的我国的语文课程目标的真谛。本论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了下文的论述展开做一个铺垫:首先从发现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到探究问题的根底到以课程目标为抓手即为研究缘起。接着,着重比较泰勒和多尔对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以便对语文课程目标研究的大背景有个粗略的了解。并综述语文课程目标研究现状,以便发现现有研究取向中人学视野的缺失。然后从正本清源、寻求本真、提高自我三个角度指出本研究的价值。本部分从语文课程目标概念入手,始终不忘人学的观照,以及对课程现实的密切关注。在此基础上引入课程人学思想,探寻人学视野中的语文课程目标的真谛与要义。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从语文课程目标人学视野的历史回眸、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三个方面,全面而又清楚地认识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人学视野。显然,自然人、社会人、完善人不是人学视野的全部,它应该是立体的、多元的综合有机体。接着从偏爱极端、被动应变、疏离根基三方面对语文的课程目标现实和教育现实进行了原因剖析,发现不管是偏爱极端还是被动应变,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人学视野缺失这一原因上来。当然现存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在这里不是探寻所有的原因,而是从人学这一角度去探析语文课程目标现存问题的原因。本论文的第三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引申,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针对我国已往语文课程目标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新的人学视野中的语文课程目标。此部分分为三个小问题。首先是准确定位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三根支柱。即适切学生的整体的发展,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顺应时代的社会需求,这是古今中外课程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其次是以人为旨归,科学扬弃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既要科学,又要人文;既注重历史未来,又与现实有机结合;既要人性,又要整体性和独特性。最后,呼吁落到实处,真正行动起来,把人当人,让人像人,使语文课程目标回到自己的本真。
其他文献
仲裁,作为一种古老的解决社会生活中民事、商事纠纷的方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1995年9月1日起,我国《仲裁法》开始实施,在过去10多年的仲裁实践中,我国的仲裁事业
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长江下游的建业一带以及中游和汉水流域一带,留存总数四百多首,全部辑入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其中大部分收于《清商曲辞》,分吴声歌、神弦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网建设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趋势,电网建设工程审计已成为供电企业规范管理、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审计实务角度出发,针对电网
古希腊的僭主政治是指僭主(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篡权者)利用武力僭取城邦最高权力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僭主政治是公元前7世纪和6世纪希腊各个城邦普遍采用的一种政权组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语法现象,它可“离”可“合”,把词法和句法交织在一起,对留学生来说不易掌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处于汉语学习各个阶段的留学生都会
针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的原理、特点以及其与保护装置接口规约,本文基于ECT的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新的比率制动曲线。同时,本文对应用ECT后变压器保护
使用补药是有一定范畴的,用之得当,可以扶虚弱、补不足;用不得当,相反的会增加机体的负担,错误的进补可以危及生命。现就我们肤浅的体会加以讨论,以供参考。对补药的一般认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员,作为室内陈设历史悠久,发展至今仍未脱离器物所限。该文研究陶瓷从明清到现代室内设计的风格变迁,探讨了陶瓷与新中式风格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TV)是配电网中测量和保护的重要设备,其高压侧装有熔断保险,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异常熔断。针对该问题,从电路原理分析故障成因,通过实时数字仿真平台(RTDS)
随着微机电系统、微器件的发展,微小零件的塑性成形的研究,逐渐地走到了微零件成形研究的前沿,而微零件的塑性成形设备则是微小零件塑性成形的保证。本文介绍一种由作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