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制气废水毒害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毒害有机污染物潜在的危害性及珠江三角洲毒害有机污染现状,确定以 油制气废水毒害有机污染为研究对象,以微生物筛选和生物反应器强化为提高处 理效果的手段。研究内容包括:油制气废水组成分析与调查、微生物的驯化与分 离、微生物降解能力及影响因素、流化床氧传递特性、优势菌种和流化床耦合工 艺处理油制气废水的动态实验。 采用GC/MS分析仪器,参照美国EPA的QA/QC方法,对油制气废水中的 芳烃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废水中含有芳烃化合物约80种,其中23种 已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制订严格的标准限制排放:研究还发现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对 废水中芳烃化合物的总去除率仅为7.6%。研究认为,对该类废水的处理,除考虑 氨氮及COD等常规污染指标外,还应重点考虑废水中毒害有机物的去除。 原处理工艺由于没有优势降解微生物和合适的生物反应器而对油制气废水的 处理无能为力。驯化分离出的16株菌中S-2、Y-3和XH-3菌可使废水COD的去 除率达到38~44%,加入葡萄糖、乙醇可使COD去除率提高16.9~26.5%。3菌对 废水中芳烃的总去除率为 47.1~51.2%,加入葡萄糖、乙醇可使3菌降解废水中芳 烃的总去除率提高 15.4~21.7%。研究还发现 3菌对芳环数≤3的芳烃去除效果好, 但对芳环数4~6的芳烃降解能力差。 将氧传递特性研究中确定的反应器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应用于优势菌种与 三相流化床耦合技术处理油制气废水的动态实验研究。耦合工艺在毒害有机物负 荷为5.3~0.8昨COD/m~3·d范围内的COD去除率为63.0~91.2%;芳烃的去除效果 也得到提高,废水停留时间为5.0h时芳烃总去除率为79.8%。结果表明耦合工艺 在处理毒害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优势。 研究工作的特色和创新之处:(1)采用先进的GC/MS分析仪器,参照美国EPA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方法,对废水中的芳烃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首次发现废水 中仅芳烃化合物就达到约80种,其中23种已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制订严格的标准限 制排放。(2)以GC/MS定量分析技术为分析手段,首次探讨了实际废水而非配水 中的毒害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情况,使本文不限于COD、BOD等常规污染项目的 研究。(3)将分离的优势菌种和最新设计的生物流化床组合应用,进行了处理油制 气废水的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在处理毒害性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加成、取代、Dieckmann缩合反应、水解之后得到目标产物N-苄基-3-吡咯烷酮。对Dieckmann缩合反应进行了改进,采用钠砂为催化剂,反应收率由44.7%提高到6
细粒含量的不断增加为矿物的有效分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重选有着其它选矿方法不可比拟的价廉、环保优点。近年来强化重力分选技术在细粒矿物选别的应用上得到迅速发展,将入
能源补给车辆目标站点、线路选择行为可能导致需求的聚集,进而诱发或加剧交通拥堵,因此,分析能源补给车辆不同目标站点、路线选择方式及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为分析路网中能源
就陶瓷餐具的造型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到的是圆形餐具,这是中国人“尚圆”造物观念的体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饮食方式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正>型号Alpha2100-7-AC1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出现如下故障现象:①以千位数屏显的最高流量值常呈现出从个位至百位数值内循环变化,屏显数值不稳定。②跟踪现场流量的上位机组
<正>为何古典音乐在现今百家争鸣的音像市场上举步维艰,为何古典音乐节目在现今异常发达的媒体世界中被认为是冷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古典音乐被冠上“高雅”之
期刊
由于小麦生长环境和采后储藏等的影响,我国面粉的加工品质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面粉加工业的需求。通过添加面粉改良剂能改善面粉加工品质,以小麦内源酶为主体的面粉改良酶制剂
<正>8月12日,云南省文明办向云南省航务管理局颁发"澜沧江文明航道"牌匾。多年来,云南致力将澜沧江航道创建成一条连接东盟国家的文明走廊和平安通道。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外来入侵害虫,主要通过刺吸植物汁液、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以及传播植物病毒等方式进行为害,其中通过传播植物病毒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宋室在南渡以后抵抗金兵入侵的过程中,从西到东,构筑起川陕、荆襄和江淮等三大战区。在此期间,南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三大战区分别展开针对性建设,从而把三大战区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