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dezuz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开始成为了人类在21世纪所重视的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种不污染环境的新能源——太阳能,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自从1991年O`Regan和Gr tzel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晶介孔TiO2引入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并取得7.12%的光电转换效率。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人们在DSSCs纳米颗粒光阳极的结构设计、材料合成、光电性能表征和机理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二氧化钛纳米棒结构有着较高的电子扩散率,比表面积,可以抑制载流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在DSSCs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就TiO2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生长方法的优化,对其掺杂改性,来提高TiO2纳米棒阵列在DSCCs中的光电转化效率,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采用水热法在FTO导电基底制备出了TiO2纳米棒阵列,结合XRD, SEAD确定了TiO2纳米棒为金红石相二氧化钛,且为单晶结构。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循环生长次数对对纳米棒阵列的生长影响,发现提高生长浓度,循环次数对TiO2纳米棒所组装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有显著提高。分别采用0.5ml,1.0ml,1.5ml浓度的钛酸四正丁酯生长的TiO2纳米棒所组装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42%,1.56%,0.77%。2.具体探究了结合不同浓度,和不同循环生长次数制备出的TiO2纳米棒所组装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发现以高浓度0.5ml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形核,低浓度的0.3ml钛酸四正丁酯进行循环生长,可以得到最优的光电性能,为1.92%。3.使用掺杂Li, Fe, Zn元素对TiO2纳米棒阵列进行改性,发现掺杂Zn元素对电池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并对Zn元素能提高光电性能的作出了具体的分析,使用SEM对纳米棒的形貌进行表征,使用XRD, XPS对TiO2纳米棒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使用IV, EIS, UV-VIS等对TiO2纳米棒阵列的光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掺入适量的Zn元素可以提高TiO2纳米棒在400-800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可以促进电子的传输。以0.4ml的钛酸四正丁酯为生长浓度,10h的水热生长为标准样制备TiO2纳米棒,掺杂不同浓度的醋酸锌,发现当掺杂量为0.45g,TiO2纳米棒所组成的太阳能电池可以达到的转化效率为1.61%,相较于标准样转化效率的0.8%,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从复合材料对颗粒增强相的要求、复合材料的界面以及复合材料的成型等角度分析了Cr2O3颗粒作为弥散强化相增强铜基体的可行性,采用水雾化法制备CrCu合金粉末,并通过预氧化
采用粉末锻烧法和水溶液沉淀法合成氧化锌铋系颜料;通过差热分析确定制备工艺参数;产物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测试和分光光度计测试等方法进行物相鉴定和微观形貌观察、光学特性分析。由这些分析结果出发进行氧化锌铋系颜料合成的初步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探讨。 1.由粉末煅烧法和水溶液沉淀法均可制得颗粒细小、粒度分布均匀的氧化锌铋系颜料。水溶液沉淀法的产物颗粒平均粒径大小为15μm,粉末煅烧
该文首先综述了近二十年来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总结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技术、成分及添加剂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总结了金属陶瓷
高比强泡沫铝合金实现了结构材料的轻质多功能化,成为二十一世纪先进国家高技术领域的前沿热点材料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如何提高高比强泡沫铝合金吸能性能、连结预埋技术及小能
发病症状菠菜叶斑病又称白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黄,病斑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明显,直径为0.5~3.5毫米,发病初期病部中间退绿,外缘淡褐至紫褐色。防治
工程造价是指项目建设的总成本,这是项目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与相应的无形资产和基础营运资金费用的求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最重要的项目管理环节,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是项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特别是甲醛气体污染日益严重,已达到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室内空气中VOCs的治理势在必行.该文在研究了国内
无机水合盐是一种熔点从几度到一百多摄氏度的相变储热材料,它不但储热密度高、导热系数较大,而且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特别适合于建筑采暖、太阳房等低温太阳能应用,工业余热回收
粉煤喷嘴是粉煤气化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关系到整个气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大量实验研究证明,粉煤喷嘴出口是一种非定常、不稳定的受限气固两相射流.该文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
具有共轭大π键的有机分子在其两端接上给体形成“D-π-D”结构,在适当条件下将具有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迁移,表现出如双光子吸收、上转换发射等独特的光电性质。本文利用氯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