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愈加紧密,并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活动于世界舞台中心。要展现国家形象、传播国家立场和中华文化,对外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外宣作品的翻译质量往往决定了宣传效果,因此外宣翻译已经越来越为人重视。关于外宣翻译的研究虽多,但是大多关注的是外宣翻译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而本文则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探索外宣翻译,希望通过翻译弘扬汉语语言之美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本文选取的研究文本是《舌尖上的中国》及其英语、法语译版,之所以选取该作品,是因为该作品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其文案非常具有汉语语言美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因而是具有代表性的对外宣传作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英语译版和法语译版,探索如何在外宣翻译中,体现出中文特有的音韵美、意境美以及文化美,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一是从美学的角度探究外宣翻译,期望外宣翻译在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够传达语言和文化美感;二是从外宣翻译的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由于该纪录片播出仅有三年,对该纪录片译本的研究并不多,而已有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菜名、食谱的翻译,忽略了其对外宣传价值,本文则通过该片的行文特点入手,探讨其译本对外宣传的特点和效果;三是通过对比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的译文,探讨外宣翻译如何能够体现出中文的语言美和文化美。通过对比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外宣翻译除了追求准确性,还要追求美感,要使译文具有音韵美,翻译时需要注意译文的简洁度和节奏感;要使译文具有意境美,需要准确译出具有意象的关键词,并保持语句衔接顺畅,避免预留不顺破坏意境美感;要使译文具有文化美,翻译时需要译出文化负载词,并且不停留于词句表面,而是挖掘出深层的文化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