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发展战略。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然而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中频频出现了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什么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从表面上看,这些事件是由于控制环节的薄弱,其深层次原因乃在于企业内部对内部控制制度缺少一种文化认同,而高层管理当局,从企业家开始,在确定企业文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主体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人员,企业家往往确定了组织的道德基调,一旦管理当局的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出现问题,内部控制的基础中就出现了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构建的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而目前,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大都从会计和审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必然导致视角过于狭窄,不能从深层次说明问题的症结所在。故从内部控制的历史沿革出发,以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企业文化是否影响内部控制进行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江门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以有效问卷387份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1、企业文化可以依据风险容忍程度(冒险/谨慎)和决策集中程度(弹性/控制)两个层面分为区分为强权型、参与型、创新型、稳健型四种类型。2、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执行成效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执行成效上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参与型企业文化特征的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效最好。3、不同的企业属性在企业文化的两个因素层面并无显著性差异,在内部控制执行成效上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
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研究结果的理论贡献和对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进而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