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henshu54177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偏头痛是多发病,常见病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紧张,生存压力的日益加大,偏头痛的发病率又有所增高,并且累及人群广泛,影响因素复杂,且反复发作,各种疗法难以彻底治愈,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医药负担,同时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社会及经济问题。无先兆性偏头痛是偏头痛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病人的80%。目前偏头痛治疗方法很多,如西药、中医药和针灸等,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试验性的。探讨治疗本病的发病机制有效治疗手段和疗效机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导师许能贵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根据祖国医学脏腑经络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生理解剖知识,形成了一套效果较为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偏头痛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机制,寻找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主穴为主,并辨证配穴的电针和针刺的方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机制。研究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毫针刺法的基础上加上电针,系统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发作周期和时间等变化,探讨本方法在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方面的操作规范,适用范围,禁忌症,综合分析和评价近期、远期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台湾德昌中医诊所或立安中医诊所就诊并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147例。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类:头痛发作时伴随畏光、畏声;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作时伴有畏光、畏声且恶心、呕吐。每类无先兆型偏头痛均随机分成电针治疗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两组。并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根据临床表现和祖国医学理论,将每类无先兆型偏头痛又分成常见的水不涵木、痰热内阻和肝风上扰三种证型,并对电针治疗本病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2.15%,优于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为52.94%。采用电针及单纯针刺两组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后,各症状比较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电针组及单纯针刺组均末出现明显副作用。本研究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将三类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均分为水不涵木、痰热内阻、肝风上扰三个证型,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电针对中医不同证型的疗效,电针主穴为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悬颅、列缺、太阳;水不涵木型配穴为:太溪、肾俞、太冲;痰热内阻刑配穴为:头维、丰隆、阴陵泉;肝风上扰型配穴为:太冲、阳陵泉、风池。治疗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电针对每类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二个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运用太阳、丝竹穴透率谷、列缺、颔厌透悬颅为主穴,并根据不同证型辨证配穴的以电针为主的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实用、无副作用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的疗效机理研究。
其他文献
警示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认识警示教育的积极作用,注意警示教育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问题。
目前我国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存在脱节现象,同时在总体规划层面对绿地规划相对不够重视,对后续的工作造成了种种困难,以此为楔入点并结合实践案例对我国绿地系统规划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对系统的集成性、损耗等指标要求的越来越高,这对微波、毫米波电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片集成波导结构(SIW)继承了传统波导器件高品质因数和大功率容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为创新设计教学"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一个理念,三种行为"的偏离."一个理念"的偏离是指数学创新性教学设计科学理念的偏离;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修建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无砟轨道以稳定性高、刚度均匀、耐久性好、维修工作量少成为铁路轨道结构的发展方向。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对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构建低碳、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线路逐渐形成网络,而目
我国《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1日施行以来,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和展现出来。其中,由于没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许多案件的受害人仅仅能根据《国家赔偿法》获得直接物质
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关注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传播媒介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指出新媒介带来的一
本文首先探讨了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途径;然后分析了创新型企业以企业信息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最后构建了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模型,并进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路面交通拥堵。但是,地下密闭空间内聚集的高密度人群也使地铁运营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实时准确地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