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眼”--柏拉图对灵魂视觉功能的探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柏拉图而言,人的灵魂或心灵就像人的肉体眼睛,能够“看见”肉眼所不可能看见的特殊形相,即抽象的理念。他把人的灵魂的认识功能,比喻为“视觉功能”。当灵魂之眼看见理念、尤其是善的理念时,它便发挥了理智和理性的认识功能,此时,灵魂之眼观看对象的方向是向上的。但是,灵魂之眼也可以朝下看,这时候,它便是在发挥自己的信念和想象功能,只能看见肉眼所能看见的具体事物。当柏拉图把灵魂之眼同肉眼区别开来时,他所理解的灵魂之眼,主要是指理智和理性的认识功能,此时,灵魂之眼的方向是向上的;当柏拉图谈论灵魂的信念和想象功能时,他认为此时灵魂之眼被肉体欲望蒙蔽了。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要发挥其理智、理性的功能,使其理智或理性之眼打开,就必须有一个正常的结构。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组成。仅当理性成为灵魂的主宰,激情服从理性的统治来驾御欲望时,灵魂才是和谐和正义的,它的理智和理性之眼才能打开,才能看见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理念。和谐而正义的灵魂,能够看见理念,而不和谐的、不正义的灵魂,即受欲望控制的灵魂,则只能看见虚幻的现象。他认为,常人大多受自己欲望的控制,看不见真实的理念。只有接受过系统的数学训练的人,才具有了理智的认识功能,能够看见数理理念;只有接受了哲学辩证法训练的哲学家,才能看见理念世界中的“太阳”——善。  
其他文献
传统汉字造型手法是人们长久以来根据汉字的思维特质和审美特质而创造出的一种设计语言,将它运用到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既能有效丰富设计素材,又能增强设计的文化底蕴,有着极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崭新的,重大的时代课题,既
柏格森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著名的生命美学家,他的生命美学在西方美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生命、艺术、直觉的重视,是其美学的主要精神。二十世纪初期,由于他
“战国策派”是近些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不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从民族国家视角切入,来探讨战国策派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而有关战国策派美学思想的探讨几乎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