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信息为载体的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将我们带入了大数据时代。从传感器到智能手机,从搜索引擎到视频网站,从电子商务到社交软件,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产生,并发生跨国流动扩散。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获取数据的速度、以及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便成为了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数据主权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渐被纳入到国家的核心权力之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外交战略目标开始瞄准数据的主权归属问题,外交战略资源开始囊括数据资源,外交战略选择也开始考虑数据主权这种方式和手段。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数据主权,相互之间联系越发密切,影响越发深刻。然而,现实中各国信息化水平存在差距,对数据的掌控能力也各有不同。大数据的到来,反而拉大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落后国家无法有力地捍卫自身的数据主权,同时又产生了一些违反主权平等原则的数据霸权的现象。尤其是在美国“棱镜门事件”爆出之后,数据传输的合法性、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性以及云存储数据的可靠性都使得数据主权的概念备受争议与关注。面对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数据主权所遭遇的严峻挑战,我们应积极吸取发达国家捍卫自身数据主权的技术以及法律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迎接好数据主权所面临的挑战,早日实现中国外交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