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肠杯状细胞源性特异性蛋白的生理表达谱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改变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pred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杯状细胞因不仅限于分泌粘液保护肠粘膜的简单生理功能而广受关注,随着其特异表达的蛋白因子的发现,杯状细胞可能涉及粘膜修复、粘膜免疫、肿瘤发生等多方面生理病理过程,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本实验了解杯状细胞特异表达的蛋白因子rTFF3和rIgGFcγBP在大鼠全身的分布,及其在大鼠炎症性肠病模型中的改变,有助于揭示杯状细胞及其特异因子的生理功能以及参与炎症性肠病发病过程的角色,进一步认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1)对熟龄期Wistar大鼠全身多种器官组织和胚胎期Wistar大鼠肠道行活杀取材,用免疫组化法确定rTFF3和rIgGFcγBP在发育时期的生理分布,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rTFF3分子的存在模式;(2)用DSS饮水诱导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在模拟发病各期分别取材近远端结肠和收集相应时间的粪便,组织切片以HE染色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以免疫组化法观察rTFF3和rIgGFcγBP在疾病模型的粘膜中的变化规律;粪便样本行dot blot,分析在疾病模型的粪便中rTFF3和rIgGFcγBP的含量变化,结合其在结肠粘膜组织中的变化推测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合成、表达和分泌规律。【结果】( 1)用自制兔抗大鼠rTFF3和rIgGFcγBP抗体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TFF3和rIgGFcγBP在Wistar大鼠胚胎期即开始表达于肠道,在熟龄期Wistar大鼠肠道粘膜中广泛表达,含量丰富,阳性着色主要位于杯状细胞胞浆中,在小肠绒毛全长均有分布,以绒毛下段为主,在大肠中则主要分布于肠绒毛上段,另在胆管腺上皮中也有少量表达,在食管、气管、胃、肝、胰腺、心、肺、脾、肾、膀胱、结膜、子宫颈、睾丸等未见表达;(2)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形态学改变与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学改变相似,粘膜中的rTFF3和rIgGFcγBP在该疾病模型的发病期即呈减少,活动期几乎完全丢失,恢复期仍未恢复正常水平,而与此相应,粪便中rTFF3和rIgGFcγBP大量排出,尤以活动期为甚,血清中rTFF3和rIgGFcγBP也保持了与正常对照时期相当的水平。【结论】(1)rTFF3和rIgGFcγBP是杯状细胞特异性蛋白,在胚胎期肠道中即有显
其他文献
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决定着其它一切活动方式,也决定着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一定时代的人际关系,受该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支配,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近
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信息,它通过对图形、文字、色彩的设计来达到这一目的。也许是因为要达到目的的迫切心情,抑或是因为受到这个社会浮躁习气的影响,导致现在有些平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与肺部对有害气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1994年1月1日生效之日起,至今已11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和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在成立之前就充满了争议。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激电法勘查油气资源应用基础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是在大量的地面试验研究及系统分析油区内、外浅部岩层的地物、地化和岩矿特征的基础上得到的。文中重点介绍
<正>"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意即保养生命以达长寿。养生之道,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与历史。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
期刊
1954—1976年,中美、中苏关系跌宕起伏、不断变化。中美关系由50年代的敌对演变为1972年的缓和。中苏关系则由1954年的紧密的同盟走向1969年珍宝岛的军事冲突,互相对峙。在此
本论文较系统研究了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紫荆花红色素,并联合大孔树脂精制的工艺方法和相关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所分离的产物结构进行初
《12V190B型柴油机性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东北大学设备诊断工程中心与辽河油田机修总厂针对Z12V190B型柴油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实际需求,联合研发的一个实际项目。本
屠隆(1543-1605),字长卿、后改字纬真,浙江宁波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是隆、万年间,晚明文学思潮兴起之初,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作家。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都表现出开辟新风气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