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资源与生态的破坏已经对本国公众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威胁。种种数据分析表明:目前,我国面临着令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八大环境问题,它们分别是:大气污染严重、水体资源紧张以及污染加重、矿产资源低效开采和使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从1993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正式提出,到2004年科学发展观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部署的提出,再到今天已经20年了。可是我们发现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环境却每况愈下。这不得不让我们从新对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反思。如果说,90年代之前我国一直奉行传统而单一的“命令控制”式环境管理模式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效用极其有限,那么90年代之后我国不断引入的在国际上流行的环境保护激励措施也未能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带来多少福音。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激励制度进行一下反思,总结和分析一下多年来我国环境法中所实施的各项激励措施,对他们的类别、产生背景、相关法律规定、实施情况以及效果作用进行梳理和概述。并对其出现的法律层面上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最后,通过对国外相关法律文献的研究,再经过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并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解决途径。从而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激励措施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发挥最大的效用。本文的第一部分总共分为两节。在第一节中,首先对什么是环境保护激励制度进行了详述。其中,先明确了法律制度的概念,然后再是对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内涵和功能的阐述。之后,又阐述了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特性,包括:诱导性、多样性和灵活多变性、亲和市场性以及经济实惠性五种。在第二节中,是对我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发展和现状进行的总结和分析。首先介绍了环境保护激励理念兴起和发展的国际大背景。同时对环境保护激励理论的提出,以及是如何一步步地在国际上被接受和推广的,都做了详细的介绍。然后再谈及了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详细地阐明和陈述了激励制度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以及在立法和法律实践中又做出了怎样的成绩。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对我国现行环境法中的各项激励制度按照措施和手段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并一一分析和阐述了每项环境保护激励措施的定义、产生背景、作用机理、立法实践、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中本文将我国的激励制度总共归结为两大类别下的12种激励措施。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我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现存的问题和不足做出的总结和概括,同时还提出了完善的意见。其中,在我国所实施的环境保护激励措施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包括:激励措施的使用范围普遍较窄、正向激励措施与相对应的负向措施配合不足、执行程序上还存在欠缺、缺乏对激励措施的配套规定以及激励措施实施的环境不好。最后,根据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进一步提出整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