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核磁共振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对比研究价值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的大量增加,以及环境、食物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出现胎儿畸形的可能性每年都在上升。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中,发生率较高的是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其类型多变,预后预测较难。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可以给孕妇提供更多更早的产前抉择。目前超声检查仍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易受胎儿体位原因、羊水量多少、孕妇腹壁厚度以及颅骨骨板等因素影响,超声组织分辨力有时较低,显像质量较差,造成部分胎儿某些解剖结构及病变显示不理想。现阶段MRI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诊断胎儿畸形,不过有关MRI与超声相比对于胎儿畸形诊断价值的论文还有所欠缺,而且MRI这项技术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运用也还处于一个发展探索阶段。目的:将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超声检查(Ultrasound,US)结果和核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这两者对于诊断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意义。并且,深入研究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和胎儿染色体之间的关联性。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对象进行随访,评价诊断发育异常与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超声结果表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可疑异常的孕妇,在48小时内接受MRI的进一步检查,同时对有指征的胎儿进行染色体检查,并对继续妊娠的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共有163例超声提示胎儿神经系统可疑发育异常的孕妇纳入研究,超声与MRI诊断结果一致共110例。以MRI诊断为参考标准,超声诊断符合率67.5%;同时,MRI更正超声诊断结果37例,补充超声诊断结果13例,但MRI漏诊了 3例超声诊断的脉络丛囊肿,并在后期的超声检查中仍存在。(2)48例胎儿行染色体检查,阳性率为8.3%(4/48)。1例确诊为21三体,3例染色体微缺失,其中一例明确致病,一例可疑致病,一例该拷贝数目前临床意义未明确。(3)随访选择继续妊娠者98例,轻度侧脑室增宽组中后期正常者占70.2%(40/57),进展者占1.7%(1/57),并伴后期发育迟缓,稳定不变者占28.1%(16/57);中度侧脑室增宽组中进展者占14.2%(2/14),其中1例出生后并凝血功能异常,最终死亡。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随访11例,1例进展增宽,后期失访,4例持续到分娩,6例增宽消失。脉络丛囊肿及单纯透明隔腔增宽预后良好。8例侧脑室实质旁囊肿宫内稳定或者后期消失。结论:超声与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诊断中各有优势。超声仍是胎儿颅脑畸形的主要筛查方法,而且可重复性高;MRI在确定胎儿颅内出血和囊肿的位置以及胼胝体发育不良、颅内结构多处变异等的确诊有独特的优势。超声与MRI的结合可以提高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诊断率。
其他文献
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其独特的力学性能而引起各界学者们的注意。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变是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能够展现出独特的力学性能的内在机理。因此,搞清这种相变对掌握形状
背景及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由免疫介导的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未定型结肠炎。IBD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在西方国家IBD发病率稳定,而新兴工业国家的IBD发病率则不断上升。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数据显示,中国2005-2014年间IBD总病例约为35万,而另一项国际研究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IBD患者将达到150万。研究表明,
我国北方地区因受气候影响,导致很多公路建设项目在秋末或冬初等温度较低的条件下仍然需要进行基层施工。然而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是温度敏感性材料,在低温条件下水泥水化过程缓
光波导是引导光波在其中传播的介质装置,又称介质光波导。光波导的全息谱在光波导器件的设计与分析及波导结构重构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全息谱由幅值谱和相位谱构成,其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导致设计的地域性正面临缺失与减少的问题。当代地域性设计理论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继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选择将数据外包给云服务提供商(CSP),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数据爆炸式增长而带来的本地数据存储压力。然而,随着云用户规模日益增长,云端数据量飞速增长给CSP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如何高效管理和维护云端数据,优化云存储服务,减少云端重复数据就变得极为重要。数据安全去重技术(又称为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主要是通过删除云端冗余数据来提高云存储效率,节省数据传输带
随着对深水资源的不断重视,对深水沉积体系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深水水道作为海底沉积物运输的通道,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由于深水水道发育位置特殊,对其实测存在一定困难,而为
地下采煤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上覆黄土地层的裂隙化,进一步可以引发矿区黄土滑坡灾害,但是地下采煤引起黄土裂隙化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利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裂隙化黄土斜坡的失稳影响机制进行探索,研究成果可为地下采煤引发的斜坡失稳评价研究和矿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对比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天然黄土斜坡的位移具有以竖直位移为主,水平位移较小的特征,在整个试验过
与传统发光体的聚集导致发光猝灭不同,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在溶液中几乎不发光,聚集态下却发光很强,它们在发光器件、化学传感和生物探针等方面应用广泛。对其发光机理和构效
表面修饰可以使半导体在可见光区吸收太阳光从而提高催化产氢效率,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光催化反应中。铜纳米粒子因其在诸多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了与贵金属(Pt、Au、Ag)相当的催化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