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壁面过渡功能的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钢结构设备,如起重机、船舶和大型储油罐等,由于长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表面锈蚀、疲劳裂纹、断裂、变形等现象。这直接影响着整个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设备使用期内的安全巡检任务主要依靠人工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危险性高,所以考虑用爬壁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巡检。大型钢结构设备多高达上百米且外表面结构复杂,因此需要爬壁机器人具有壁面过渡功能且由人工遥控更为稳妥。此外,设备上存在部分面积较大的外表面,在这样的壁面上,爬壁机器人采用自主移动方式就可以解放人工。因此,本文从爬壁机器人远程控制和自主移动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如下:(1)爬壁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了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手持终端和车载控制端的两级分布式控制,通过射频模块传输控制指令,通过Wi-Fi模块传输视频图像,该图像一方面帮助操作人员控制机器人行走,另一方面代替人眼检查设备缺陷。(2)爬壁机器人自主式移动研究。激光雷达将采集的数据传到树莓派,通过Cartographer算法对爬壁机器人的工作壁面构建地图。根据建图结果,树莓派向机器人上的底盘控制器发出通讯信号来控制机器人运动、避障。在爬壁机器人壁面过渡能力和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中,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可以完成内直角壁面间和外直角壁面间的过渡,指令传输距离在100m左右,且指令传输正确,车载控制器可稳定的接收来自手持终端的指令;视频传输距离在80m左右,延时时间在0.2s~0.44s之间,视频清晰,基本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在爬壁机器人自主式移动方案的研究中,为了验证Cartographer算法在爬壁机器人上应用的可行性,设计实验场景进行建图,结果显示:物体间的距离越大,Cartographer算法建图准确率相对越高,其建图的相对误差在0.222%~2.833%之间。此外,对机器人的自主避障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可以满足爬壁机器人在大型钢结构面积较大的外表面上的自主式巡检任务。
其他文献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现已在安防、医学和军事等诸多场景中得到应用。随着城市智能、工业智能、医学智能等迅速发展,对目标检测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我国目前学校、学生数量比较多,校园事故发生较为频繁。其中,“第三人”校园侵权案件由于其自身特性,存在直接实施加害行为的直接侵权人,及可能视情况须承担补充责任的补充责任人,即学校,此类侵权案件较为复杂,司法实践中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随着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其中第四十条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作出了规定,即原则上由直接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幼儿园、学校、
滚动轴承是一种属于滚动摩擦的机械零部件,也是捣固车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易受损器件。由于受到外界和自身的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轴承的受损程度显著的提升。滚动轴承有着广泛的
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大国,而新疆作为我国主要产棉省份,其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对我国棉纺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新疆大规模应用膜下滴灌技术,该方法能够节省灌溉用水,
食品安全涉及检测的目标物众多,如:天然毒素、农药残留、抗生素、食品添加剂、兽药等,但其毒性高、含量低和食品基质的复杂性对分析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快速简单的新型
移动机器人综合了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机器人学等诸多专业内容,传感器与执行器种类多而杂,其信息处理算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系统整体性能表现。多机器人对抗场景下需要
桩基础作为处理不良地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其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更小的沉降量,能够适应复杂的地质工况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地。随着桩体材料的变化、桩体施工工艺
近年来,研究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致力于构建高效的生物传感器以实现对多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检测,设计了诸如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致化学发光、荧光、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等
李达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学者,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学中国化方面具有开创性的历史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也因此被广泛应用,并且逐步向大跨、轻柔、超高墩、结构异形等方向发展。桥梁的抗风性能作为桥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