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熔体泡沫化过程研究及控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孔隙为结构特征的泡沫铝,实现了结构材料的轻质多功能化,正成为国际新材料研究热点之一。熔体发泡法是制备泡沫铝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对于铝熔体泡沫化这一控制泡沫铝孔结构的关键过程研究较少。随着泡沫铝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泡沫铝产品的性能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铝熔体泡沫化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控制孔结构的关键。   铝熔体泡沫化的驱动力来自于发泡剂的分解,其释气基本物理过程、动力学特性及其调节方式,对于铝熔体泡沫化过程的研究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采用TG+DSC方法探索研究了未处理氢化钛及加热氧化处理后的氢化钛的释气特性,研究发现了未处理氢化钛两个分解阶段与其热分解相变的关系,探讨了氧化处理对氢化钛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并建立氢化钛热分解相关动力学方程。为了研究氢化钛在一定温度下的氧化机理,本论文对加热氧化处理的氢化钛进行了XRD和SEM分析,并建立了氢化钛的氧化物理模型。为了探讨颗粒度对氢化钛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氢化钛热分解的壳体物理模型。   本论文采用不同氧化处理的氢化钛作为发泡剂制备泡沫铝,研究了氢化钛的氧化处理对铝熔体泡沫生长和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500℃处理的氢化钛其铝熔体泡沫化高度显著低于300℃、400℃处理的氢化钛;而且300℃、400℃处理的氢化钛可以制备孔结构均匀的泡沫铝,500℃处理的氢化钛则不能。   铝熔体泡沫化过程宏观上表现为铝熔体界面推移过程,微观上是铝熔体中许多小气泡长大的过程,由于铝熔体的高温和不可视特征使得对于铝熔体泡沫化过程研究及控制显得尤为困难。本文研制的激光位移传感系统实时连续精确测量了铝合金熔体泡沫界面位移H随时间t变化的H-t曲线,以及熔体泡沫液态孔隙率P1随时间t变化的P1-t曲线,为铝熔体泡沫化过程研究及控制提供新的途径。研究表明铝熔体保温泡沫化阶段开始时,氢化钛已经分解75%左右。发泡剂加入量增多时铝熔体泡沫化生长速度增快,但是泡沫化时间变短,这与铝熔体泡沫化过程中气泡由球形长至相互挤压的多边形的物理机制有关。
其他文献
1982年,我出生在河南永城的一个小乡村。9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离婚,我和一岁多的哥哥跟着父亲还有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我是奶奶抱着到处吃百家奶长大的,所有衣服都是乡亲们
微波加热技术具有均匀加热、活化烧结、烧结时间短、体加热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药、化工、食品加热和陶瓷材料等领域,近些年来,粉末冶金制品的微波烧结成为研究热点
金属材料中普遍存在着晶体缺陷,这些缺陷导致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强度和刚度都明显低于理论预期。对于多晶金属材料来说,晶界的存在以及各晶粒之间位向的多样化,使得材料
BiFeO3是一种在室温下具有多铁性的无铅材料,其居里温度(TC~850℃)和尼尔温度(TN-370℃)都较高。近年来研究发现镧系元素掺杂和应变都能够使BiFeO3的结构出现准同型相界,在准
寒流来袭,人们纷纷套上各种御寒保暖的衣物,羊绒大衣、棉服、羽绒服以及各种毛衣裤、保暖内衣统统上阵。如此品种繁多的御寒服装是拜现代工业文明所赐,古代就没有这么多品种的服装了,欧洲盛行用羊毛纺织品制成的保暖衣服,而中国尤其是南方就没有那么多羊毛制品来保暖了,棉衣是中国古人最普遍的保暖衣物。  不过,棉花也不是从盘古开天地就流传在人世间的。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棉花只在两广和福建地区种植,南宋时期扩展到
期刊
填料是废气生物净化装置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本研究采用浸渍法,通过胶膜固定、包埋,使一定量的低水溶性有机矿粉均匀负载到聚丙烯网状纤维表面,开发出一种具有缓释功能、适用于废气生物过滤系统的复合生物填料。同时建立了填料特性参数测定方法,分析了该填料理化性能;并以甲苯模拟废气,对其污染物去除性能进行评价。填料开发过程中选用聚丙烯网状纤维为骨架,以1#风化褐煤为主要养分,混合胶黏剂(P
学位
丙烯酸乳液具有优良的成膜性、粘接性、耐光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可制造水性、粉末和光辐射固化等多个品种的涂料。目前,随着人们对涂料的绿色化、高性能化和节能化要求,传统的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极易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明确规定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然而,
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具有效应快、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细菌、寄生虫、病毒等方面的定性检测。但目前对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以室内为主,现场应用较少。许多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