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高电荷态氩、氙离子与氦、氖原子碰撞态选择电子俘获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基于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的EBIT与反应显微谱仪,对低能高电荷态Ar16+、Xe42+离子与He、Ne原子碰撞反应进行了运动学完全测量,系统地研究了碰撞过程中的态选择电子俘获,得到了与电子态布居信息相关的Q值谱、相对截面和角微分截面。对3.26 keV/u Xe42++He、Ne碰撞体系,本工作着重研究了态选择单电子俘获,分析了靶电子束缚能和碰撞参数对电子态布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靶电子束缚能的减小,电子趋于布居在入射离子刀较高的量子数态上,同时反应窗口变宽;n较高量子态的相对截面随着碰撞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入射离子散射角微分截面以半库仑角为中心呈对称分布,但小于MCBM模型计算结果;同时,对于该碰撞体系,MCBM模型高估了电子态布居有效主量子数。基于本工作和前人实验结果,本工作给出了适用于低能(<8 keV/u)高电荷态离子与氦、氖原子碰撞电子态布居有效主量子数的经验公式。   本工作还对3.2 keV/u Ar16++He、Ne碰撞过程双电子俘获的态布居信息、稳定比系数和角微分截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可以认为,对于该碰撞体系,双电子俘获过程中电子的布居机制主要是“两步”过程机制。其中,自电离双电子俘获(ADC)是主要的反应道,电子布居在对称能级(n,n’,n≈n’)上,n和n’是双电子俘获中电子在入射离子上布居的主量子数;真正的双电子俘获(TDC)过程电子布居在非对称能级上(n,n’,n>>n’)上。在Ar16++Ne碰撞体系中,还观测到双电子俘获过程中伴随有靶激发现象,在ADC过程中,实验观测到的俄歇电子与散射离子末态Ar15+(n,n=4)相关。
其他文献
超强超短激光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时间尺度认知进入阿秒量级。阿秒脉冲光源成功实现为超快探测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间分辨率,并开辟了阿秒时间尺度原子分子内
AlxGa1-xN材料由于是直接带隙半导体,且带隙宽度随Al组分变化从3.42eV到6.2 eV连续可调,对应波长范围200-365 nm的紫外波段,是制备太阳光盲深紫外光探测器和深紫外LED的理想
自旋电子学是一门新兴的物理学科,与传统的电子学不同,它可以同时把电子电荷和电子的自旋当作信息的载体.传统的电子学里,电子器件和半导体芯片等大都是利用电子的电荷,而没有利用
重子激发态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强相互作用在非微扰区的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COSY/Jülich利用质子-质子散射研究重子共振态的实验已经展开,这
学位
从探索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角度,我们围绕无机金属硼酸、氟碳酸及氟硼酸盐等体系展开新化合物的探索工作。发现了一系列具有新奇结构类型或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晶体,并且对这些
学位
飞秒激光具有极短的脉冲宽度和极高的峰值功率,可以诱导多种非线性过程深入透明材料内部进行高精度的三维体内制备。近红外飞秒激光脉冲聚焦到树脂等透明材料里,可以通过双光子
学位
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人类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它的核心是气候变化,含碳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加剧的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为。正确客观的评价各类陆地生态系统对大气中主要温室
学位
磁电复合薄膜异质结因为其在微电机系统、传感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制备磁电复合薄膜异质结所选用的磁致伸缩相一般是铁氧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具有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高空间分辨率,以及特有的在亚微米至纳米尺度上采集局域光谱的能力,成为微结构光学性质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文用近场光学显微系统,
丈夫提出搬出去住,是从半年前开始的.之前我们一家三口跟我父母一起住,方便照顾小孩.我爸妈的房子有两百多平方米,五个人住不是很挤,就是我妈经常唉声叹气:“你老公怎么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