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散文的环境意识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刚的散文以环境为着眼点,自始至终都围绕着环境进行思考与创作。因此,本文试从环境意识的视角研究徐刚的散文创作,从中发现徐刚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挖掘徐刚散文创作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全文由导论、五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重点研究徐刚散文创作中的环境反思意识。第一节以分析徐刚对古楼兰由盛到衰的认识为例,探究了徐刚对环境变迁与城市发展之关系的反思。楼兰作为由繁华走向没落的城市典型,徐刚对其消亡表达了深深的惋惜。惋惜之余,徐刚从环境史的角度反思了楼兰消失之谜。从而得出城市的兴衰是以自然环境的兴衰为依托的结论,并且积极探讨了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并举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问题。第二节分析指出徐刚对环境危机与精神危机相伴而生的认识。一方面,徐刚注意到环境危机向精神空间的侵蚀与蔓延;另一方面,徐刚指出精神危机是环境危机爆发的潜在因素之一。第二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徐刚散文创作中的环境批判意识:第一节从空气、水、土壤这三个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出发,分析了徐刚对有关环境现状的资料的搜集、统计、分析以及总结,指出了徐刚对恶劣环境状况的揭露。第二节着眼于徐刚对环境问题成因的探寻,分析了徐刚对技术理性的批判。第三节指出徐刚从现代文明所充分激发的人类贪欲这一层面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徐刚以人类对金钱的贪婪追逐为焦点,对人类贪欲作了愤慨鞭挞。一方面,指出徐刚批判了那些为了金钱而狂采、滥挖珍贵植被的疯狂行为。另一方面,指出徐刚斥责了那些在金钱的诱惑下而残忍捕杀稀有动物的野蛮行径。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对徐刚散文创作中环境忧患意识的解读。第一节梳理了忧患意识产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忧患意识的本质特征,指出了徐刚环境忧患意识产生的前提基础,厘清了环境忧患意识的内涵。第二节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三个方面具体解读徐刚对环境的忧患之情。通过分析指出《伐木者,醒来!》、《守望家园》、《沉沦的国土》等著作的写作主题,论证徐刚对环境未来的深切忧患。第三节总结了徐刚创作中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的意义。一方面,本文以恶劣的环境现实为证据反驳了乐钢对徐刚写作的否定,指出徐刚的文字不是“末日审判”,而是盛世警言,对读者具有警示意义。另一方面分析指出,徐刚的环境忧患意识为环境危机的解决提供了精神源泉和动力支撑。本文前三章已系统梳理了徐刚对环境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认识,第四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徐刚散文创作中的环境伦理意识。第一节指出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把道德伦理从人扩展到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徐刚对动植物的爱怜和对自然界生命的敬畏,都体现了其“敬畏生命”的意识。第二节从徐刚对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成员之间密切关联的重视以及对大地完整性的关注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徐刚创作中所呈现的“生态整体”的意识。指出道德不仅要扩展到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而且要扩展到无生命的存在,即人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着眼,对生态系统中的一切存在给予伦理关怀,承担起人对生态整体的责任与义务。第五章主要总结了徐刚散文创作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第一节通过比较徐刚散文创作的情感基调与传统自然题材散文创作的情感基调的异同,总结出徐刚在自然题材散文中情感基调方面的创新。第二节分析了徐刚在审美视角方面的创新。指出徐刚的散文创作与传统的自然散文写作有所不同,其散文写作的重点不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个人感受或审美体验,而是以追求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旨归,体现了对环境和人类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第三节总结了徐刚散文创作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指出,徐刚在散文创作中所竭力倡导的一种自觉自律的、节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指出,徐刚用环境散文的形式,把对环境现实的观察、认识、思考的理性成果,用文学形象的方式拓展出来,交代给社会,在社会上起了环境意识的启蒙作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徐刚的散文有着强烈的环境意识。不管是从生态危机预警、生态文明建构的层面还是从生态文学的成长发展层面,都需要徐刚的这种先觉和激情。这种散文创作的写作意义在于:将文学的启蒙作用延伸到了环境领域,为当代散文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徐刚的散文创作为自然散文的写作提供了环境意识这样一个新的切入角度与观察视角,推动自然题材散文关注当下现实,启发研究者思考自然题材散文创作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对安徽省潜在地震灾害直接损失进行了预测。指出阜阳、涡阳、泗县、合肥、灵壁、定远等七个县市是未来震害的主要防御区。
1.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绿色学校创建模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如ISO14000、BS7750为绿色学校创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从而可以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重在持续改进的绿色学校
台湾的法律地位,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涉及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随着传统国际法转向现代国际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并形成了领土变更的"归还"方式,台湾的法律地位正建立
介绍了JS型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深圳市罗湖活动断裂带区内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观测中的应用。结合具体的工程观测实例,阐述了监测系统的布置,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在分析防灾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的基本原则,并对防灾工程项目效益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理论和方法奠定
烟草行业系统中烟叶、卷烟以及配套的麻片、麻绳、麻线、纸箱等物质都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针对烟草行业火灾事故类型.建立火灾应急响应系统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
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多因叠加和强化的结果,因之要预测它也要从各方面去研究,如特大洪水前的先行降雨和洪水所反映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太阳活动情况等,本文把1931年,1954年,1991年长江大洪水前一年内
泥石流滩地是泥石流地区地势平坦、水热条件较好的土地资源,对它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改善泥石流地区的环境状况。本文在野外调查并结合航片的基础上,分析了滩地利用现状、利用可行
MLCC产品的内部微小缺陷一直是MLCC检测的难点之一,它严重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却又难以发现。本文对比了超声波探伤法与传统的磨片分析法对MLCC内部微缺陷的检测的结果,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