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老年人外周动脉狭窄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第二部分: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龄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内的发生和分布规律,分析外周动脉狭窄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外周动脉狭窄能否作为研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窗口,从而界定更高危群体,为进一步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选取在北京协和医院特需门诊固定查体和随访患者共840例,记录一般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 高龄群体脑血管事件患病率为7.6%,心血管事件患病率为10.1%,颈动脉狭窄率为5.0%,肾动脉狭窄率为5.5%,下肢动脉狭窄率为23.4%;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事件患病率以及外周动脉狭窄率均显著增加,在各年龄段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1);外周血管床狭窄数目越多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而且差异显著(P<0.001);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后,年龄(OR=1.056,95%CI 1.016-1.019)、下肢动脉狭窄(OR=2.262,95%CI 1.024-4.996)、高脂血症(OR=2.924,95%CI 1.325-6.455)和吸烟(OR=2.262,95%CI 1.042-4.912)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性仍较强;下肢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调整了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年龄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最显著(OR=1.046,95%CI 1.007-1.085)。 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外周动脉狭窄率均显著增加;外周血管床狭窄数目越多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年龄、颈动脉狭窄和下肢动脉狭窄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年龄的作用最显著。
其他文献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新的数学建模方式,它具有通过学习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并以典型实例验证。 Artif
在异形词的界定问题上,汉语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异形词的比较合理的界定应该是:具有同一种意义及几种书写形式、读音相同或相近、内部结构相同的一组词,是同一个词位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通过质性研究和问卷调查,了解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的问题和对医院健康指导、管理的需求及意见,并通过规范医院管理、构建综合管理模式,探讨干预模式对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