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床”与《红楼梦》的空间书写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床”是古代小说中的常见物象,它不仅可以作为情节发生的空间背景,还可以成为承担叙事功能的重要聚焦物,甚至可能晋升为空间意象,在体现叙事者空间观念的同时,表达特定的审美意蕴。因此,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床”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叙事学理论为依托,采取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向度,从考述历史中的床与文学史中的“床”入手,分别从文学传统、空间聚焦、人物塑造与叙事安排四个角度切入,探讨文本的空间叙事特色,由此窥探《红楼梦》的空间叙事艺术。本文主要分六部分:绪论部分交代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主要梳理学界有关叙事文学中“床”书写的研究成果,及《红楼梦》空间叙事学研究的成果,对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与评述。第一部分探究《红楼梦》文本内外的“床”,分为三节:第一节考察历史真实中的床:对不同历史时期下,床的形制与功能进行简要概括。第二节考察文学书写中的“床”:梳理先秦至明清时期,抒情文学传统与叙事文学传统中的“床”书写情况。第三节为《红楼梦》中的“床”:主要从床体名类、书写特点两方面入手,探究该书“床”书写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第二部分探究《红楼梦》中“床”与空间聚焦的关系,分为两节:第一节为聚焦类型:从内聚焦、非聚焦与外聚焦三个角度,讨论“床”是“由谁观察”的问题,分析特定场景中聚焦的变化形态;第二节为聚焦侧面:从感知侧面、心理侧面和认知侧面三个方面入手,总结聚焦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探究“床”是“怎样被观察”的。第三部分探究《红楼梦》中“床”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本章立足空间与人物的双向互动关系,分为两节:第一节为“床”与空间表征,以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形象划分为基础,探讨空间是如何展现人物形象的,以及“床”在该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第二节为人物的空间存在方式,以人物与空间的关系为划分依据,分别从象征性空间、中立性空间和反讽性空间三个方面探究人物的叙事空间性。第四部分探究《红楼梦》中“床”与空间叙事安排的关系,本章从内外两个维度,讨论文本的空间叙事艺术。第一节为“床”与空间建构,从文本外部出发,通过“床”作为空间分节节点与分形节点的属性,探讨“床”聚焦是如何承担叙事功能的。第二节为“床”与叙事意识,从文本内部入手,分析“床”聚焦过程中展现的情态化意识及空间化意识。余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探讨深入研究的可能性,以及进一步阐释分析的可行路径。
其他文献
在当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电信网络诈骗。我国为了更好的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因此,在司法实务方面,给法官审理案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但在刑法适用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信网络诈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能够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我们心灵可以停靠的港湾。中国人对于“家”饱含着自己的深情。它暗含在“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战士们的心中、体现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吟语里。所以,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走得多久,我们总会忍不住去回望家的方向。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家庭伦理观念一直具有核心性的地位。中国文化历来注重家庭的美满和幸福,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是中国人
大学生的就业难自新世纪大学扩招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高校毕业生激增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之下愈加凸显,大多数毕业生都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合理的焦虑能使毕业生努力拼搏向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反之过度的焦虑可能会影响毕业生的身心健康,继而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所以如何帮助特殊时期大学生认识焦虑,缓解焦虑在当下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篇论文在前人在未就业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基础上,选取浙
欧阳修作为为宋代文坛巨擘,不仅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突出、影响深远,在骈文创作方面也独树一帜。当时及后世诸多学人对欧文的探讨层出不穷。欧阳修骈文如何影响整个散文史发展、它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接受为何会存在差异,这些问题需要从接受史的角度进行剖析。本文以欧阳修骈文为研究对象,按照宋、元、明、清朝代的先后顺序,结合时代背景或文学批评背景,探讨欧阳修骈文在后代的接受问题,阐发欧阳修骈文在骈文史上的的地位和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受此影响民事纠纷在数量上也呈急剧增加之势,使得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案件数量也出现相应增加。然而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发现,涉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内容非常简单,因此埋下诸多隐患。更多时候直接依赖法院职权来推动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甚至直接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引发其立法目的很难实现这个问题。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笔者
随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对品牌传播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民营企业正在逐步增加相应资金投入,新兴媒体所对应的品牌传播渠道及其效果受到较多关注,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已在多家企业中应用。同时,民营企业品牌传播市场的发展仍然受到固有观念、服务生态、合作模式等因素制约,有待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企业和品牌传播服务资源的信任与协作。
韩松的科幻小说创作因为晦涩阴暗的词语,支离破碎的情节,绝望潮湿的氛围,令人不适的暴力与性的场景描写......等等成为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存在。但他作品中对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之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所进行的国民性批判,对现代化进程中所造成的的人的异化的揭露,对人类宇宙未来命运的忧虑和西西弗斯式的思考,以及文本形式的先锋气质,又使他成为最被主流文学所认可的科幻作家之一。韩松科幻小说风格的独特性和主题的
汉唐作为我国文言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洞穴小说在这期间出现并产生大量作品,但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唐代大量出现的洞穴小说还没有得到较为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本文以汉唐洞穴小说对“他界”的时间想象与空间建构为着眼点,从故事类型、艺术手法、文化意蕴等方面入手,结合历史学、宗教学等研究成果,深入细致地梳理并阐释汉唐洞穴小说所呈现出的独特文学蕴含与文学品味。论文的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的概念范畴与文本时段进
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学术研究范围广泛,近些年集中于美国的媒体文化研究,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在美国社会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他对美国社会的媒体文化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凯尔纳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在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思想基础上,将理论与美国的社会和媒体文化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批判性的媒体文化理论,对中国的媒体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包含四个部分,绪论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变革,企业尤其是国内中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量逐渐增多,鉴于此,各类金融贷款业务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增多,种类各异,一些本不具备贷款资质的借款人为获得借款,采用伪造材料、提供虚假担保等方式,导致金融机构损失惨重,不良资产率逐年增高,为更好地规制金融秩序,在《刑法修正案(六)》中增设了第175条之一骗取贷款罪,本罪的增设一方面有效弥补了实际生活中一些不带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骗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