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与Au-Ni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金属-过渡金属复合材料近年在催化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实验研究发现,Ni/Au双组分纳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大气环境中,催化剂的制备,储存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与氧气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其催化活性和活性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氧气与Ni/Au双组分表面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在清洁Ni表面的吸附特性进行对照,探讨Au影响催化剂表面物理化学过程的微观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气分子在预吸附Au原子的Ni(111)表面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几何结构、吸附能及态密度,并与氧气分子在清洁Ni(111)表面吸附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Ni金属表面预吸附Au之后,对氧气分子在其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清洁Ni(111)表面或是Au预吸附Ni(111)表面,最稳定的吸附位置都是三重洞位。与此同时,我们发现Au的预吸附对氧气分子在金属表面的解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也随之减弱。2.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探讨了在相同的Au原子覆盖度下,氧分子与Au原子的距离对吸附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Au原子附近的氧气分子较远离Au原子的氧气分子吸附能更低,且更趋于解离,从而促进Ni的氧化;氧气分子的解离推动了Au原子的迁移,并且它们倾向于占据三重洞位。3.采用CI-NEB方法计算了氧气分子在清洁Ni(111)表面以及覆盖度为0.33ML的Au预吸附Ni(111)表面的解离过程。结果表明,氧气分子在清洁Ni(111)表面的解离能垒为0.03 eV,在Au预吸附Ni(111)表面的解离能垒为2.81 eV。这说明随着Au组分的增加,氧气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随之减弱,金属表面的活性也逐步降低,从而不利于氧气分子吸附在预吸附Au原子的Ni(111)表面的解离。这将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贮存,对于氧气分子参与其他氧化反应及减少活性位点的损失来说也是有利的。4.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气分子在不同Au浓度的Au/Ni(111)合金表面的吸附,对其吸附几何结构、吸附能及态密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合金表面Au组分变化对氧气分子吸附在合金表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Au/Ni(111)合金表面或是Au预吸附Ni(111)表面,最稳定的吸附位置都是三重洞位。此外,Au组分的增加对氧气分子在合金表面的解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也随之减弱。5.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探讨了氧气分子与Au原子距离的变化对其在Au/Ni(111)合金表面吸附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Au原子附近的氧气分子较远离Au原子的氧气分子吸附能更低,且更趋于解离。6.采用CI-NEB方法计算了氧气分子在Au/Ni(111)合金表面的解离过程。结果表明,氧气分子在Au/Ni(111)合金表面的解离能垒为0.30 eV。这说明镍基催化剂中随着金组分的增加,氧气分子与合金表面的相互作用减弱,合金表面的活性逐渐降低,对于增强催化剂在自然环境下的稳定性,对于氧气分子参与其他氧化反应,对于减少活性位点的损失来说都是有益的。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Ⅲ、Ⅳ度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8例Ⅲ、Ⅳ度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8
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通过点对点移动流媒体技术提供的业务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所以提出广播/组播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未来多媒体业务量。本文主要介绍广播/组播的概念、在3G/B3G标准化中进展情况以及国内研究进展情况。
<正>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南中指出:"课程的理念要凸现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的经验。一、活动设计内容选择——贴近幼儿
会议
IEEE 802.16在MAC层设计的安全子层没有完全解决宽带无线接入的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认证和密钥管理(PKM)协议的安全缺陷,针对其可能遭受的攻击,提出了改进方案,并提出一种基于PKM的支持快速切换的密钥信息安全漫游机制。
近日,一个集视频会议、监控图像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狱情会商视频会议系统成功应用于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这套由科达定制的狱情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将在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的日常工作
为了满足下一代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的业务质量评价需求,本文研究了业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策略的业务质量评价系统体系结构,详细描述了业务质量评价过程.基于定义业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单侧腰麻与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双侧腰麻在高龄病人髋及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38例行髋及下肢手术的高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9例.A组采用
移动性管理技术是实现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切换管理对移动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未来异构网络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相应的切换机制,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混合式方案具有较好的切换性能,极具应用潜力。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48例60处,术后5d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手指
<正>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出版:商务印书馆主编:赵蓉晖刊期:一年一期主要栏目:语言政策研究、语言教育研究、语言生活调查、学术信息与动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