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适应的问题也引起极大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予以探讨。然而目前文化适应的研究对象大都是旅居者、留学生、移民以及不同种族、民族间的研究,对不同地区、阶层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未给予相应的关注。因此本文以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为基础、从跨文化交际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的现状。中国城乡二元制的历史由来已久,城乡差别一直存在,只是建国初期城市和农村都经历多年的战争以及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差别被忽视了。改革开放以来,虽城乡经济均取得显著提高,城市的发展明显先于农村,农村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差异以及“农村人”进入城市后的文化适应迫切需要人们关注。 本文以Ward理论为基础,以农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下问题:农村大学生在学校、社会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适应现状如何,这三者之间有何差异,是否相关;农村大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是否由此可以推断出其城市文化适应现状;农村大学生在所在城市的时间、以前的城市生活经验、对自我农村身份的认可度等因素是否会对其城市文化适应有所影响;要如何做才可以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共收集179个数据,并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信度效度、相关性以及t-test和ANOVA的分析,得出结果如下: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状况良好,其中社会生活适应方面表现最佳,且社会生活适应和心理适应密切相关;多数农村大学生的朋友以农村的学生居多,多数不在所在的城市,可以推断出农村大学生城市适应中的困难;农村大学生在所在城市的时间、对自我的认知等等都对城市文化适应的不同方面有所影响;要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农村大学生还要在前期准备、自我调节等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