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执政时期的中美环境外交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小布什执政时期(2001-2008)的中美环境外交。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更借环境外交之由不断地给中国施压,企图干涉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的发展随着政府的更迭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与克林顿政府积极的环境外交政策相比,在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影响下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也变得相对消极,尤其在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之后,更是将美国在国际环境领域的公信力拉入低谷。首先梳理了中美两国各自的环境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介绍了中美环境外交的具体内容。包括政府高层之间签订的双边及多边协议,确立了一些促进环境保护发展的合作与投资项目等,并且在政府间合作的大环境影响下,中美民间合作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特别是福特基金会与中美民间交流研讨会等环境非政府组织和机制的建立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两国的环境外交发展。中美政府及民间的双边环境外交合作,也为相对消极的中美环境外交带来了一些起色。其次是中美环境外交过程中的矛盾分析。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两国分别代表了不同阵营的立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方提倡的是更加合理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而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工业化程度相对较成熟,更多的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且借环境外交的手段来牵制中国的崛起,完全不顾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单方面强调共同的平等的环保责任。中美在环境合作中也缺乏战略互信,美国对于中国的各种环境威胁论的呼声也是愈演愈烈,企图在环境合作中掺杂更多的政治因素。最后是对中美环境外交影响的评价。一方面中美大国环境外交带动了区域及全球环境合作的进步,而在环境全球化的形势下正是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及维护。另一方面中美环境外交的矛盾与合作也给中国环境外交提供了许多积极的借鉴意义。但是环境外交的深入开展同样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干涉因素,例如对国家的主权让渡与主权干涉的平衡问题等。
其他文献
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对于司法人员来说,不让案件积压,及时合理地处理完结就是保证正义。近年来,因为劳教制度的废除以及《刑法修正案九》使得大量违法行为入罪化,导致案多人少矛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了我国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开始越来越关注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理论界有许多学者展开了对文化发展的研究,实践中各国也有着不同的做法。而我国文化产业日渐繁荣,文化事业也逐步发展,但是二者发展并不平衡,解决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就需要发挥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调控引领全局的作用。因此,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维护交易安全、促进财货流通、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善意取得制度最初是适用于动产,并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最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确立的一项基本的证据制度,该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审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克服成文法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多样性的缺陷。自由心证允许法官根据其知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开始正式施行,其中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了无权代理人的民事责任,填补了《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空白。但是,第3款虽然新增了责任承担与责任范围的内容,却存在着表述模糊的问题,没有对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作出规定,使得司法实务中该条的适用成为困难。同时,虽然《民法总则》第171条借鉴了《德国民法典》第179条以及《日本民法典》第117条,该条仍然有模糊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站的日益兴起,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以其方便、快捷和实惠的优势,迅速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目前,网络购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