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课题通过一系列实验对麻杏石甘汤加减方部分药效学进行检测,并与同类成药相比较,从而对该药相关功效加以求证.实验结果表明,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具有良好的清热、止咳、抑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课题通过一系列实验对麻杏石甘汤加减方部分药效学进行检测,并与同类成药相比较,从而对该药相关功效加以求证.实验结果表明,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具有良好的清热、止咳、抑菌、排痰等功效,于扶正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从而可以看出,该方具有表里双解作用:既能辛凉解表,对于外邪袭表的外感咳喘有良好疗效;又能清宣肺热,在清除里热的同时,解表药亦能给邪以出路,有"火郁发之"之意,增加了该方之清热功效,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异病同治的原则.为治疗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中医热证喘咳型疾病提供较佳方药.
其他文献
1887年,广东鹤山人李铁夫(1869-1952)进入美国阿灵顿美术学校学习油画,自此中国开始了学习引进西方油画的历史;整整一百年后的1987年,辽宁大连人王健进入美国萨克拉门托城市学院弗雷德·道尔克教授的画室。这一百年间,伴随着民族战争、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社会的历史巨变,中国油画有过如火如荼的光辉时光,也有过停滞不前的蹉跎岁月。无论是“中西融合”的文化主张,还是“油画民族化”的审美原则,画出一幅
目的:通过查阅六经辨证及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文献,对导师门诊甲状腺病人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探讨导师从少阳论治甲状腺常见疾病的学术思想,以期延续中医自身发展脉路,为临床
目的: 观察以“泥丸八阵”为主的针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性眩晕残余症状的疗效,探讨此法对前庭功能损伤后前庭代偿建立的作用。 方法: 通过初步问诊及基本体格检查
采用牛奶作为生物组织的模拟液,研究温度变化对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影响.应用双积分球技术对牛奶在光波波长为1100~1700 nm、温度25~40 ℃范围内的光学参量进行了测量,分析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