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吸入一定浓度不同时长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为65岁~80岁,ASA分级为Ⅱ级-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半程七氟烷组(PS1组)和全程七氟烷组(PS2组),每组30例。另外选择30例同期住院非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P组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PS1组麻醉前半程泵注丙泊酚+吸入1.0 MAC七氟烷,后半程仅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PS2组全程泵注丙泊酚+吸入1.0 MAC七氟烷维持麻醉。记录患者在入室后10 min(T0)、气管插管后10 min(T1)、手术开始切皮(T2)、气腹建立30 min(T3)、诱导后2h(T4)、手术结束时(T5)、术后2h(T6)各时点的MAP、HR;分别于术前 1d(T7)和术后 6h(T8)、1d(T9)、3d(T10)、7d(T11),由专门人员对患者进行MMSE量表测试,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进行MMSE量表测试;应用ELISA法测定三组T7、T8、T9、T10、T11时血清S100β蛋白、NSE、TNF-α、IL-6、IL-1β水平;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统计围术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及剂量,以及瑞芬太尼和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的用量。结果 1各组间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与T0时刻比较,除P组T1时MAP下降、P组T5时H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三组各时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MMSE评分与T7时相比,三组T8、T9时MMSE评分均降低(P<0.05)。与P组T8、T9时相比,PS1组、PS2组MMSE评分均高(P<0.05)。P组T8、T9、T10、T11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6.7%、30.0%、13.3%、3.3%,PS1 组分别为 36.7%、20.0%、6.7%、0%,PS2 组分别为 30.0%、13.3%、6.7%、3.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学指标与T7时相比,三组T8、T9时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升高(P<0.01);与P组相比,PS1组、PS2组T8、T9时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低(P<0.05)。与T7时相比,三组T9时血清NSE水平均升高(P<0.01);与P组相比,PS1组、PS2组T9时血清NSE水平均低(P<0.05)。与T7时相比,三组T8、T9、T10、T11时血清TNF-α水平均升高(P<0.01);与P组相比,PS1组T8、T9、T10时血清TNF-α水平均低(P<0.05),PS2组T8、T9、T10、T11时血清TNF-α水平均低(P<0.05)。与 T7 时相比,P 组、PS1 组 T8、T9、T10、T11 时和 PS2 组 T8、T9、T10时的血清IL-6水平均升高(P<0.05);与P组相比,PS1组、PS2组T8、T9、T10、T11时血清IL-6水平均低(P<0.05)。与T7时相比,三组T8、T9、T10时血清IL-1β水平均升高(P<0.05);与P组相比,PS1组、PS2组T8、T9、T10时血清IL-1β水平均低(P<0.05)。5 PS1组、PS2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P组均缩短(P<0.01),但PS1组和P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三组患者术中血管活性药、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和丙泊酚麻醉均可维持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2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和丙泊酚麻醉均可引起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在短时间内下降,但与丙泊酚麻醉比较,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认知功能影响小,术后麻醉复苏快,但吸入不同时间七氟烷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3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可能较丙泊酚麻醉能更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图9幅;表8个;参1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