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国内外研制了各种类型的基因工程菌苗与多价灭活菌苗,但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复杂,各个地方的流行菌株各不相同,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给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制带来很大困难。研究表明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加快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激活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抵抗同源菌和异源的攻击。本实验室已经分离173株重庆市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其中的91株作了血清型鉴定,发现重庆市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为O101、O8、O20、O64、O45、O149,本次试验选取其中的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分离株O101、O8、O20外膜蛋白进行研究,为今后开发研制猪源性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OMP)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1重庆市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外膜蛋白(OMP)SDS-PAGE分析本研究选取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其中5株O8菌株,5株O20菌株,6株O101菌株),用N-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处理和超速离心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外膜蛋白,经SDS-PAGE分析比较各株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6株仔猪源大肠杆菌共出现了5种OMP型,5个O20分离株、5个O8分离株和6个O101分离株分别出现了2、3和2个OMP型。其中OMP-2型和OMP-3型同时存在于O8和O20分离株中。2重庆市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分离株O8、O20、O101全菌蛋白和外膜蛋白(OMP)抗血清制备用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的全菌蛋白和外膜蛋白分别免疫青年健康家兔,第3次免疫后间隔7-10天进行琼脂扩散检测,当血清效价达1:16以上时,采血分离血清,通过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抗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全菌蛋白的血清效价分别为1:2500、1:3000、1:3000;抗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外膜蛋白的血清效价分别为1:1500、1:2000、1:2500。3重庆市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外膜蛋白(OMP)免疫印迹分析用全菌蛋白混合血清,对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外膜蛋白(OMP)均有免疫原性,16株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中7株(1株O8分离株,2株O20分离株和4株O101分离株)在免疫印迹图上出现1条免疫条带,9株(4株O8分离株,3株O20分离株和2株O101分离株)出现2-3条免疫条带。其中11株(3株O8分离株,3株O20分离株和5株O101分离株)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在34kD左右具有共同的免疫条带,4株(2株O8分离株和2株O20分离株)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在36kD左右具有共同的免疫条带。分别用抗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外膜蛋白(OMP)阳性血清,对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各3株)外膜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外膜蛋白(OMP)与本型抗OMP阳性血清反应时出现分子量大小一致的免疫条带,经与标准蛋白质Maker和SDS-PAGE图谱比较后,34kD左右分别是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外膜蛋白(OMP)的免疫条带;而不同血清型外膜蛋白(OMP)与抗本型以外的OMP阳性血清反应时,只有少数的大肠杆菌分离株O8、O20、O101外膜蛋白(OMP)出现较弱的免疫条带。4大肠杆菌分离株(O20)外膜蛋白双向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将大肠杆菌分离株(O20)外膜蛋白(OMP)经双向电泳,再用自制抗大肠杆菌分离株O20外膜蛋白阳性血清和抗大肠杆菌O20单因子血清经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O20)的外膜蛋白(OMP)与自制阳性血清反应时出现较多的免疫反应点;而与单因子血清反应时只出现4个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的免疫反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