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过敏疾病患病率逐年提高,儿童健康问题不容乐观。随着人们在室内停留时间更加延长,且新建材、日用品、家居及设备充斥的居住环境更加复杂,该情况下的居住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更大。面对如今儿童过敏疾病潜在危害因素探究,不仅仅应从医学的“卫生假说”、“食品假说”等角度出发,更应从“居住环境”角度出发。因此,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寒冷地区两座城市——沿海城市大连、内陆城市北京的小学四、五年级学龄期儿童共270人,于2012年11月开展居住环境与儿童健康问题关联性问卷调查。随后两地区各选取10户进行实测,检测环境信息、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共10项居住环境信息。在问卷调查中,以“居住环境”、“住宅设备及生活方式”、“关于孩子的健康状态”和“家庭的健康状况”四大类共83道问题,对居住环境与过敏疾病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座城市被调查者在住房情况与冬夏两季温、湿度相关方面上存在差异,其余的环境因素与行为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对过敏疾病患病情况分析,两座城市被调查者患病率也基本相同,曾患某种过敏的比例最大(大连55.0%,北京41.3%),其次为患有过敏疾病(38.3%,28.0%),现在患有某种过敏症(35.8%,25.3%),患有花粉症(32.5%,22.0%),过敏性皮炎(10.8%,10.7%),持续性咳嗽(10.8%,10.7%)、持续性痰多(10.8%,10.7%),呼吸道过敏(10.8%,10.7%),现在患有哮喘症状(10.8%,10.7%),曾经患有哮喘症状(10.8%,10.7%)。在实测调查中,对实测住户内温湿度、C0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浮游真菌、堆积真菌、附着真菌、室内细颗粒物PM2.5进行实地取样与检测。结果分析显示,由于城市气候差异,大连地区室内温湿度波动较北京小,室外相对湿度大连地区较高;化学性污染物浓度大连地区比北京地区严重;生物性污染物浓度北京比大连地区严重(浮游真菌除外);北京地区室内与室外PM2.5质量浓度受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影响,比大连地区PM2.5质量浓度高。最后,本研究采用多种假设检验方法对居住环境对儿童过敏性疾病间关联性进行深入探究。问卷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居住在主干道周围、改修、更新换气设备、潮湿感、哺乳期牛奶喂养、平常大致浅睡是某些过敏疾病的危险因素;实测检验结果显示,对疾病组患病正面影响的是SVOC、浮游真菌、堆积真菌,负面影响的是附着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