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疾病描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作为生命中的消极面,在古代小说中的描写中不仅表现为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也体现了一种对生命整体的思考。除了具有叙事的艺术功能外,还有宗教、道德、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对疾病描写中广泛的社会问题和思想背景作一个基本梳理,以揭示其描写中蕴含的整体观念。在文本选择上,本文将以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编定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为研究对象,以57篇疾病描写较为详细的篇章为主要范围,对这些篇章做一初步的梳理,归纳,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古代小说疾病描写研究的空白。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将对小说疾病描写的研究现状作一定程度的梳理,包括国外的疾病与隐喻研究概况;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中疾病研究的概况,并以梳理中国古代小说疾病研究现状为重点。第二章主要论述疾病描写在古代小说中的发展。早在《山海经》中就出现了有关疾病的描写。随着小说反映生活深度和广度的发展,疾病描写也越发深入和全面。本章将分魏晋、唐宋、明清三小节来概述此发展状况。鉴于古代小说作品繁多,故选取其中较为典型篇目以作例示。第三章对57篇较为详细的涉及疾病的卷目,按照疾病的种类加以分类,如生理疾病,心理疾病,以及某些难以归类的疑难杂症,还从中分出一类比较特殊,纯粹出于情节需要而设计的疾病。在分类过程中,初步探讨这些描写的用意。第四章着重讨论疾病描写在“三言”、“二拍”中的文学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疾病描写对于人物塑造所起的作用,读懂一种病就是读懂一个人,每种疾病描写的背后都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二是疾病描写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文学功能的分析中,力求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含义。第五章着重分析疾病描写的思想意义。疾病在文学作品的讲述过程中被重新解释,疾病所指向的社会、文化意义。分为指向宗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指向个人、情感和欲望的爱欲书写等。
其他文献
<正>最近,《纽约时报》聘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Chris Wiggins在公司中担任"首席数据官",每周一天到《纽约时报》工作。为什么《纽约时报》要聘请"首席数据官"?最直接的目的
<正>2010年被称作"中国微博崛起年"。"微博大大降低了一般民众的表达门槛。"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培爱说,"随着微博的流行,话语权分流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原本单纯的资讯
<正> 一、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 1.评价与激励、管理、指导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效用不在于给学生的成果贴标签,而在于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管理、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正>说实话,讲真话,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媒体的基本伦理,也是新闻记者的立身之本。在网络时代、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记者除了要敬畏自己的专业职责外,还要在利益交换面前坚守记者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某区364名公办幼儿园教师为研究被试,对其专业能力、专业意识、专业发展环境进行调查。本研究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梳理了国内外教师(幼儿教师)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必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本文从评价的目的、内容、技术、过程、模式等方面对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本质特点
目前中国农林产品面临的倾销与反倾销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反倾销诉讼中,会计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农林产品具有与一般工业品不同的生产特点与物品特征,农林产品反倾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办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 ,并取得了预期的培养效果。本研究以
<正>我是李天扬评论作品的热心读者。2008年5月起,他在《联合时报》评论版推出了个人专栏"河畔居随笔",每周一篇,一共坚持了四年多时间,写了170余篇。对这些"有自由之思想,独
从对阻燃、耐火电线电缆的认识误区入手,对比分析了现行防火规范对阻燃、耐火电线电缆作为消防用电设备的有关要求,并得出不同敷设方式下选用不同级别的阻燃、耐火电线电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