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sh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字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而字体设计正是以这些文字为依托进行的美化设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字体设计师开始挖掘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将本土文化注入到字体设计中。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汉字作为国家的通用文字符号,承载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民族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这些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字的灿烂文化。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促进文化同质性,但也制约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因此,我国在大力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字的研究与保护,这些文字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基于此,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特征进行提炼应用到汉字字体设计中,目的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字,传承文化记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字资源,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大团结,也为字体设计注入新的灵感。本论文以中国新疆这个拥有丰富文字资源的地区为代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为设计出发点进行汉字字体设计研究。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来源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第二章,将中国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从古代文字到现在仍在使用的文字进行梳理,了解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分析文字的字形特点。第三章,探索字体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需求,从字体设计的角度、美学角度出发,结合文字学、心理学、符号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分析优秀案例,提出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为设计出发点的汉字字体设计的必要性。第四章,用视觉语言的呈现方式将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与汉字进行融合创新设计,完成实验字体设计,为字体设计提供新的创作灵感。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传承和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保护和字体设计打开一个新的视角。第五章,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展望与不足,明确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特征为设计出发点的字体创新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致使国内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战略,也凸显了我国提倡的生态优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
电动助力车的驱动方式,一般以选择轮毂驱动为佳,而轮毂驱动又以后轮驱动为好,前传驱动性相对较差。
基于图论的数学理论,对Xilinx公司主流产品之一的XC5VSX95T中的开关盒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分层建模的概念,并对开关盒的pips进行分类再分析,最后用C语言对其进行定义和描述。将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商品名为赤松茸,别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大球盖菇、裴氏球盖菇、裴氏假黑伞,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大球
小数,不但可被看成整数位值概念的延续,而且与分数有密切的关系,可见小数在数的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今由于技术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于数据的分析,使得我们对数据的要求不再只是整数,而是要求更为精确的小数。但在查阅文献后,发现对于小数的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开展了小学阶段小数迷思概念的研究,根据研究要求将小数知识划分为三维度:小数概念、小数意义和小数计算,每个维度下细分多个二级指
本文借助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搜集1985—2019年国内外农业专利数据,从农业专利申请数量、受理数量、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专利被引用数量、专利价值、权利要求数、专利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图书馆事业的产生重要影响,做为图书馆人要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上有所创新和变革,保护著作权人、读者的合法权益,提高馆员的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量子计算方式的兴起,基于复杂度计算的现代密码学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这些看似复杂的加密方式,在量子计算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面前显得渺小和不堪一击。虽然“一次一密”的加密算法被证明有绝对的安全性,但是又面临密钥的产生和分发问题,导致无法大规模应用。然而量子密钥分发方式的产生,即量子密钥分发的出现使得“一次一密”的加密算法有了用武之地。以量子密钥分发为基础的量子保密通信方式逐步地成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强
从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看,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就业前景看好,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正> 苏共二十六大指出,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加快科技进步的速度,把经济引向集约发展的道路,更合理地利用国家的生产潜力,尽量节约各种资源和改善工作质量”等问题日益具有